第1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年慘案的親眼見證者。神宗秘典是夜闕庭的家傳秘籍,既然是鸞鏡之盟一舉打敗了夜闕庭,那秘典自然是被鸞鏡之盟拿了去,看戲不閒熱鬧的眾人起著哄,要求鸞鏡之盟給個說法。
訊息的最初來源已無處可查,上至江湖豪傑,下至平頭百姓,都知道此事,訊息傳播速度之快,也大大超乎了眾人的預料。似是在各地同一時間都有人開始傳播這訊息,當傅水瞭解到情況時,坊間早將此事炒得沸沸揚揚。夜闕庭當年是名門正派,不明不白被慘遭毒手,上任盟主並沒有追查,但舊事重提,眾人向江湖盟施壓,要求還夜闕庭公道。
傅水即刻召集江湖盟細堂。湯奎因影流門事件被剝奪了入堂人的資格,如今細堂的成員剩下了葉明昭、戚希留、慎南、苗珊青、樂芙秋和卜非凡。
在這件事中,戚希留是決計不能參與的,而葉明昭、樂芙秋和卜非凡所在的門派都與鸞鏡之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思前想後,慎南和苗珊青是最佳人選,但是如果明著不讓與鸞鏡之盟有關聯的人加入,看似是讓外人覺得坐實了鸞鏡之盟的罪證,傅水猶疑再三,想到葉明昭如今是耀光堂堂主,原本言擎在位時,耀光堂忠於鸞鏡之盟,但到了葉明昭手裡,與鸞鏡之盟雖有來往,可親密度自然不比言擎執掌耀光堂時期,這些舉動看出,葉明昭並不樂意投靠鸞鏡之盟,所以他也將葉明昭加入到此次調查夜闕庭滅門案的人選中。
這次流言只是加快了葉明昭的計劃,夜闕庭滅門他一直在追查,如今有了鸞鏡之盟的力量,辦起來是更是事半功倍。只是他猜測不到,是誰在背後掀起如此大的風浪,矛頭直指鸞鏡之盟。
照道理,黑衣組織已滅,與鸞鏡之盟作對的人少了一批,是誰在此時,還敢對付鸞鏡之盟。他感覺自己走進了漩渦,只能順著局勢搖擺,主動權漸漸喪失,這對他來說,並非件好事,他需要重新拿回主動權,他才是整場局的主宰者。
傅水帶領著葉明昭、慎南和苗珊青回到當年夜闕庭所在的倉崖府。夜闕庭早已付之一炬,一把大火燒掉了所有的證據,原來的夜闕庭的位置,十八年後早已建成了一片民居,不留當年繁華的夜闕庭莊園的影子。
葉明昭從七遇山到倉崖府接手閱鳴司,已無數次來過這片地方,有時花葙域陪著他一待便是一天,葉明昭在追回十八年遺失的東西,滄海桑田變幻,曾經過往都成過眼雲煙,遺落的只有剩下的記憶。
幾人從倉崖府的老住戶開始查起,這些葉明昭早已做過,事情已過去近二十年,就算對當初之事有些印象卻也只能說出個大概,而且這些人中並未參與當時發生的事,皆是些平頭百姓,向來對江湖中事避而遠之,對夜闕庭那把大火最深的記憶,就是照亮了倉崖府深夜的半邊天空。
鸞鏡之盟受到非議後,保持著原有的威嚴之氣,並沒有急著回駁那些流言,擺出高姿態,繼續日常生活。鸞鏡之盟的態度,倒是讓那些等著看好戲的人們摸不著頭腦。找道理,如果沒有做,那麼久應該趕緊出面澄清,如果做了,就更應該心虛。可鸞鏡之盟一如往常,令那些人的心態得不到滿足。
大家也只能在一邊猥瑣地編排著鸞鏡之盟,真要與它對著幹,那無非是以卵擊石,自不量力。江湖中,唯一能與之抗擊的只有江湖盟。但江湖盟給出的態度是先從調查開始,事情發生這麼久能調查處什麼來呢?不少人認為,到最後,如同上一任盟主在位時一樣,就不了了之,倒是便宜了鸞鏡之盟吞了神宗秘典。
在穿過流言蜚語的一個余月後,鸞鏡之盟盟主戚思遠迎來了他的四十大壽。這可謂是江湖大事,戚思遠的地位,可說是他有振臂一呼,群雄皆起的能力。即使在江湖中人紛紛懷疑中,他依舊不改高調行事的作風,廣邀天下豪傑,將這壽宴辦得風風光光。
傅水及細堂眾人都在被邀之列,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