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所謂的“針灸”,其實按其字義分成“針”和“灸”兩個部份,當中的“針”顧名思義就是拿針刺穴道,而“灸”則是拿艾草點燃之後去燻、燙穴道。

穴道受熱固然會有刺激,從而達到針灸的效果,但並不是隨隨便便的紙或草藥點燃了都能做為“灸”來使用,艾草這一草本植物的特殊氣味,也在其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宋初雲知道在她所知的那些歷史朝代裡,民間的大夫很多時候都會用到艾草這一草藥,尤其是大夫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療風溼病時,一定會以艾草作為燃料使治療效果更佳,這其實和拿艾草來作為製作耳燭的主要材料,然後再點燃耳燭來替耳朵排毒是一個道理。

話說宋初雲讓人買了些艾草回來後,即刻就讓秋荷把那些艾草給搗成汁,隨即吩咐小丫鬟去尋了些粗布和蜜蠟回來,待小丫鬟把粗布和蜜蠟買回來後,秋荷那邊也已把艾草加水搗成了一小盆汁,宋初雲按著記憶裡的方法直接把粗布浸泡在艾草藥汁中。

宋初雲先把粗布放在艾草汁裡浸泡了幾日,浸泡夠了再把它取出來風乾,待粗布幹了再小心翼翼的把它捲成空心圓筒狀,最後以蜜蠟來密封成圓筒狀的粗布的外層,這樣最原始、最簡單的耳燭便製成了。

宋初雲製成耳燭後,自然是先尋了個可靠的人做了一次香薰耳燭,確保自己製作的耳燭點燃後,能慢慢的把人耳朵裡的汙垢和毒素吸出來,才敢正式在天仙閣美顏院裡推廣開來,也正是因事先已找人操作實驗過,眼下宋初雲才敢替魏夫人做香薰耳燭。

宋初雲穩了穩心神,把做香薰耳燭的步驟在心裡默默的再回憶了一遍,確認無誤了才對躺在軟榻上的魏夫人說道:“請夫人側起身來,把頭側靠在枕頭上。”

魏夫人心裡雖覺得奇怪,但還是乖乖的照著宋初雲的話做了,待魏夫人躺好了宋初雲才接過丫鬟遞來的一條絲帕,一邊輕輕的替魏夫人蒙上眼睛,一邊柔聲細語的問道:“夫人可信得過小婦?”

宋初雲突然問這話讓魏夫人心裡頓覺十分詫異,但她對宋初雲的底細、以及她之所以到京城來發展的緣由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也算是對宋初雲一家知根知底了,於是魏夫人壓下心頭的詫異,據實說道:“展少夫人乃是我家老爺從福安城邀請到京城合夥做生意的人,我又怎會信不過呢?”

“既然夫人信得過小婦,那待會兒小婦無論在夫人您的耳邊做什麼,還請夫人您千萬莫要驚慌、身子更是不要隨意亂動,否則小婦就不能把您的偏頭痛治好了。”

魏夫人想著宋初雲也沒膽子把她怎滴,更不可能傷害她的性命,於是想了想便一口應了下來:“展少夫人既然已事先叮囑過我,那我一會兒醫治時,無論發生什麼事兒我都不胡亂動彈便是,我相信展少夫人一定不會讓我出什麼事兒。”

“有我在,夫人您自然不會出什麼事兒。”

宋初雲之所以事先同魏夫人說了這麼一番話,並取了絲帕矇住魏夫人的雙眼,其實是擔心魏夫人待會兒見到自己在她耳朵上點耳燭,會害怕被耳燭傷了髮膚而不肯接受耳燭療法。

畢竟這古人的眼界沒現代人那般開闊,承受力新事物的能力也沒現代人那般強,見了這般奇異的耳燭療法不擔心害怕才怪,就是沒做過耳燭療法的現代人,頭一次讓人把耳燭點在耳朵上,多多少少也會感到有些心驚膽跳、生怕一不小心耳朵就讓人給燒了……

且宋初雲在現代時做過幾次香薰耳燭,知道在做的過程中耳燭燃燒時,會讓人逐漸感到耳洞內、甚至面頰處都有溫熱感,雖不會讓人覺得發燙、灼熱,但還是會讓人聽到“嗞嗞嗞”的物件燃燒聲音,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耳朵邊有東西正在燒著……

宋初雲本是打算先矇住魏夫人的雙眼,待真正做的時候也不告訴魏夫人耳燭點在她耳上,直到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