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淮水邊上的那頭蛟龍,是由蛇化蛟,由天罡級數的氣息,突破至龍虎境界,其形象亦有不同,當時秦先羽看得明白,那蛟龍頭頂有個肉包,探出半寸尖角,只生出前半身的一雙蛟爪,蛟爪僅有兩指。
而龍虎山的這頭蛟龍,有四肢,各生四根爪指,而頭頂有兩根尖角,一寸高,色如青玉。
“原來蛟龍虯龍,即便是同族同種,也有不同模樣。這倒也是,不同地域的人也自不同,有些地方的人體格雄壯,有些地方的人面板細膩。”
秦先羽略有恍然,又想起那些由蛇化蛟的蛟龍,以及天生的蛟龍之種,或許又有不同。
這般想來,體內蒼龍便又不受多少拘束,形態又有幾分變化。
“聽這小道士說,龍虎山藏有一頭真龍,一頭白虎,可惜無緣得見,不知觀禮那日,是否有幸得見?”
秦先羽走到山下,朝著捧書道童略一點頭,隨即下山。
傳聞真龍多是堪比地仙的級數,而龍虎山的這一頭真龍屬於幼龍,以修道人境界划算。約是伏虎的修為。
據小道士講。龍虎山這頭幼龍的父母雙親。俱是地仙級數的真龍,其血脈非凡,屬於血脈上等的龍族,待成年之後,就能比得上龍虎巔峰的真人,若要修成地仙,則要靠它自身努力,好生修煉。或許能成。
而那頭白虎也是非凡,乃是上界天虎的直系血裔,其血脈氣息之盛,亦是可比龍虎真人。
“一頭真龍,一頭白虎,俱是血脈非凡,其父母都是地仙級數,不知張天師如何獲得這一龍一虎?”
秦先羽一邊走來,越是想,便越是驚駭。心想道:“這滿山奇禽異獸,都是珍稀之種。尤其是諸般龍種,無數虎類,更是難得。這座龍虎山,簡直是一座寶山,不說龍虎山的天師及門下弟子如何,僅憑這些龍種虎類,都要勝過任何強大門派。”
觀看龍虎,對於真人級數的修道人而言,有莫大益處,張天師能夠守住這座寶山,不知真正道行是何等高深?
……
下山來,此刻似乎時辰到了,許多龍虎真人都已停了練功,在山脈四周行走,若有熟識者,略作交談。
當秦先羽從山上下來時,場面便寂靜了許多。
羽化真君?言分道人?
天尊山上斬神尊。
名傳聖朝兩岸,劍嘯淮水六府。
在這等赫赫聲名之下,又有流言稱,這位羽化真君,當日才僅伏虎,尚未降龍,如今雖已降龍伏虎,卻是自損根基,從此難以修補,難有進境,其本身尚未至龍虎交匯。
在眾人心裡,對此只有一個想法: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但此刻,他從霧障之中下來,可以看出身上並無破開霧障的信物,乃是憑藉自身之力在霧障之中通行。
憑自身本領破開霧障,便是龍虎交匯的級數。
不管他破開多少重霧障,至少證明他有龍虎交匯的級數,落在眾人眼裡,便都升起一個想法:流言不實。
有些人敬仰蓋矣神尊,或是與天尊山有舊,比如白元展這類,都有幾分漠然之色,一些性情不甚好的已是露出冰冷寒色。而另有一些,則因秦先羽斬殺蓋矣神尊,對他也頗為崇敬。但大多數龍虎真人都有自身所想,並未被此影響,看向那個年輕道士的目光中,亦是平淡,漠然,審視,多是敬而遠之。
有些真人出於禮貌,便問候一聲,或稱羽化真君,但多數人則稱之為言分道人,顯然後面這個名號傳得更廣一些。
秦先羽逐一回禮,不驕不躁。
身後那捧書道童亦覺風光,把小腦袋昂得老高。
回了欽天監仙輦所在。
袁守風不知去了何處,而司空先生只是抬起頭來,微微點頭,便又繼續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