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雖然沒有參加過科考,但是對於三試的流程清楚的很。

“爹,娘說的太對了。”曲光耀感激的瞧著馬氏,像個大人似的說道:“我與二弟天賦不高,在長安學堂裡的小考名次都是中下游,若是去考鄉試,頭一回能不能考上還很難說。”

曲光宗點點頭,由衷的感激道:“娘,您可真是有遠見。”

曲光顯只有一歲多,還小的很,正在躺在同母異父的大姐懷裡睡覺,卻是不知這時,馬氏已為他十幾年科舉鋪好了路。

曲多對馬氏心服口服,連聲誇讚道:“你可真是我的賢內助。我聽你的話跟著公主去金城。明個爺爺若是不同意,我就直接去找公主。”

馬氏輕聲道:“爺爺多半會同意。若是不同意,你就單獨跟爺爺說我們的想法。”

她覺得曲快手應該最想跟隨的人是李炳,前年李炳與曲氏周遊定朝,曲快手就想跟著去,被李炳攔住了。

她也清楚是曲快手已將曲多否了,能夠當下一任家主的是曲多的同父異母的二弟曲青城。

她家這一房的三個兒子想要出人頭地,只有科考這條路子。

她雖說不是曲光耀、曲光宗的生母,可是深知一個好漢三個幫的道理。

她親生的兒子如今才一歲多,還有兩個女兒。曲光耀、曲光宗考出來當官,也能幫襯著她的三個兒女。

至於她與曲多的家業日後傳給誰,那自然是親生兒子曲光顯。

曲多的俸祿不多,全部用在養家還不夠。家業大都是她的嫁妝,傳給曲光顯到哪裡都說得過去。

很快,馬車就到了長安書院,馬氏立刻去書院見生母。

馬氏的生母跟前有馬氏的長嫂及大侄兒、二侄兒陪伴。今個不是特別的日子,馬氏生母、馬氏長嫂都在。

馬氏的大哥、二哥開始在陝西道當縣令,後來調回長安,在長安府裡當著沒有實職的官員,一直是默默無聞。

若論起才華,他們都是開朝科考最後一界的進士,可惜生不逢時,新舊朝交替,生父馬博士去世的早,馬族被四大家族打壓,前程就這麼給耽誤了。

馬氏的生母聽到事關兩個兒子的前程,立刻道:“你大哥與你二哥去白雲觀找道士下棋。我去派人把他們叫回來。”

黃昏時分,馬氏的生母又派人把曲多及五個兒女叫了過去用晚飯。

馬氏的生母跟曲多道:“你大哥、二哥跟著你們一起去隴地,這樣也能互相有個照應。”

曲多一聽大喜,瞧著兩個大舅子的目光都親近了幾分。

馬氏的大哥、二哥為官清正,就是有些迂腐,一直不適應長安爾虞我詐的官場,鬱郁不歡,今個得了馬氏的提議,認為去隴地當官可以施展抱負,異常高興。

一般的官員聽到去隴地都不高興,馬氏的大哥、二哥偏偏相反。

次日,曲多夫妻又去了曲府,親耳聽到曲快手說同意。馬氏這才給曲快手說了孃家兩個哥哥想去隴地當官的事。

曲多道:“爺爺,您見過我的兩個大舅哥,他們都比孫子有學問。”

曲快手喜上眉梢,便道:“我這就去跟你姑奶奶說。她肯定高興。”

“我們跟您一起去。”馬氏覺得孃家哥哥去隴地,還是親自當面給曲氏或是李晶晶說的好。

秦家鄧氏早一步到的李府,跟賀氏道:“我家林郎文不成武還湊合,這些年一直在長安書院任護軍隊長。他與他媳婦跟我說,想跟著晶娘夫妻去隴地。”

她的二兒子秦安林與二兒媳婦張麗知道總有一天要搬出國公府單立門戶,不如早點搬出去打拼一下。

賀氏笑道:“我的晶娘與女婿正為缺官員的事發愁。謝謝。”

“說謝謝的該是我們。”鄧氏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