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之前完成。李冰幹了十多年,她倒好,不勞而獲直接剽竊了方案,各種施工方法也是照搬,連摸索的時間也省略了,不用一年就已經完成。當然,更重要的是有雷震天鉅額資金的支援。

時光飛逝,已經到了第二年的二月。整個水利工程已經快要完成,平原上密佈的渠道也已經完工,只要把寶瓶口的臨時堤壩炸開,平原灌溉系統就可啟動起來。

第八十一章 逍遙江湖

“天門堰”主體工程的完工,讓廣闊荒蕪的平原馬上被水網所覆蓋。彎月形的魚嘴分水壩,把從天門峽谷流出的合江分為了內外兩江。內江是在原來的江岸基礎上再人工挖寬了二十餘丈,令此處的彎道加大,江面更加寬闊。相對於外江而言內江是窄而深。汛期的時候,水流加大,水位上升,滾滾的江水就順著較直且淺而寬的外江流走。而內江的水位由於有寶瓶口,飛沙堰的洩洪調節,水位總能保持一定範圍內,避免了洪澇。枯水期,水位低,流速慢,江水自然注入深而窄的內江形成一個水庫,透過寶瓶口注入平原各處灌溉農田。

這完全是都江堰的翻版。

但葉凌霜更有創新之處,她設計的主渠道一端在寶瓶口,另外一端在平原中彎彎地繞過臨江鎮和另一個江邊城鎮“雙渡鎮後再次匯入合江。”枯水期時下游埠關閉閘門蓄水,汛期之時,如果合江流量實在巨大,就開閘洩洪,變相製造出兩條合江,這樣什麼洪水都不用懼怕了。

從此這一帶變成了富饒的魚米之鄉。興建工程的勞工,很多都留了下來在此安家,而許多遷徙的人也重返故鄉。這裡成為了須彌大陸重要的糧食供給基地。臨江鎮也變成“臨江城”。直到幾千年後,人們仍然無法想象在當時落後的環境下怎麼可能造得出這樣一個先進的水利工程。

幾千年來,天門峽谷外,一座宏偉的廟宇“須彌聖母廟”一直香燭鼎盛。裡面有歷代皇帝和很多文人墨客的題字。廟內最主要供奉的是一座三丈高的金身像。此像是一個長髮垂腰的美麗女子,衣裙飄飄,揹著琵琶,雙手舉著一支簫放在唇上作吹奏狀,腳踏波濤,微笑著望著天門峽谷。銅像之上一塊橫匾,上書四字:“須彌聖母”。傳說當時就是這位“須彌聖母”創造了“天門堰”,給這一帶的合江沿岸人民從此帶來了幸福富庶的生活。

不過,後世來考證的人多數都對此嗤之以鼻。傳說就是傳說,怎麼可能幾千年前一個美麗女子能創造出這樣一個奇蹟呢?

這些都是題外之話,不再表述。

葉凌霜用一年時間創造了“天門堰”,就打算功成身退離開這裡。她可不知,她的芳名在她開始監督建造這座水利工程之初就已經傳遍了須彌大陸。

神武王東方節早就獲悉這件事,但他這個人一直潛心於“修仙問道,長生不老”對這些外間傳說沒放在心上。“東南王”東方克,是個非常愛才之人,很想把這女子招募到自己麾下,曾幾次暗中派人和葉凌霜聯絡,都被她拒絕。蘭朝的正統皇帝東方奕是最知道葉凌霜底細的人,內心中深深愛著她。但他身為皇帝,有著統一三國的抱負,所擔當的重任實在太多。所以也只是經常派人打探她的訊息,讓自己心安而已。白雲霄遠在天雁關也知道了她的訊息,心中無比牽掛。聞星落在東方奕身邊,表面平靜,內心激動。還有幾個如聞仲飛、洪浩然等知道葉凌霜的人,都高興異常,遙祝她的壯舉成功。

雷震天相當捨不得葉凌霜的離去,但又找不到藉口留住她或是跟著她。這一年來,為了葉凌霜的一句玩笑之話,他刻意節食加運動,再加上奔波勞碌,還真的比以前瘦了足足一倍,現在看來已經毫無那種臃腫的神態,而是一個體格魁梧英氣逼人的壯士了。

“霜妹,這個“天下”金牌你一定得拿著,當初愚兄就說過,如果成功,能為黎民造福,就與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