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能輕易引誘劉封反水,並非沒有道理;因為當時的蜀漢實在沒有劉封容身立命之處,而他又不是劉備的親兒子,實在也沒有理由再待在蜀漢——如果,他不是劉備親生兒子的話。

可誰想結局卻出乎孟達預料,劉封寧死也不肯投降魏國,還是回去見了劉備。

此時若按正常情況,劉備應該赦免已然戴罪立功的劉封才對,事實上劉備也確實有過此心。可是這時一個人站了出來,而且不是別人,是那一向宛若公正化身的諸葛亮。他給劉封加了一條罪狀,只是一條罪,一條和他所犯‘罪過’無關,卻能要了他命的原罪——“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三國志。劉封傳》)

某些較為激進的文人墨客,常以此來詬病諸葛亮,認為劉封不是劉備親子,在蜀書裡更找不到任何劉封周邊形成過小勢力的記載;一個要人沒人,要兵沒兵,要血緣沒血緣的劉封,他有什麼“終難駕御”的地方?他完全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加入奪嫡遊戲。認為諸葛亮這樣做,只是在剷除異己,為自己日後專權鋪平道路。

事實上,對諸葛亮的為人清明,我們不應該任意加以懷疑,畢竟他有的是奪權自立的機會,卻沒有那麼幹,已足夠證明自己的清白。雖然劉封若為劉備義子當然是沒有能力奪嫡的,但假如他是劉備的親生骨肉呢?假如劉封不但能夠證明自己是劉備親子,而且是嫡長子呢?

情況將完全逆轉。他將完全有資格與當時甘夫人所生的劉禪一爭,而且對從未經歷戰鬥,年紀尚且幼小的劉禪來說,他的勝算甚至更大;眼看一場改天換地的政治風暴,即將席捲剛剛失去荊州,備受打擊的蜀漢政權。

而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站出來主張殺死劉封,殺死一個沒有罪的‘罪人’。雖然這對劉封個人極端不公平,甚至於可說成沒有了天理。但卻事實上挽救了已經搖搖欲墜的蜀漢政權的內部鬥爭,客觀上體現了一名合格政治家應有的決斷力,無形中消弭了一場隨時可能爆發的政治風暴。對蜀漢政權除劉封外的任何人而言,都是再好不過的。劉封要怨,也只能怨自己“生在封建社會,生在帝王家,而自己卻不夠狠,不夠絕了”。

此時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是關於劉封死後的記載“封子林為牙門將,鹹熙元年內移河東”。劉備既然怕劉封奪嫡,那麼劉封他兒子劉林也同樣是個危險人物,幹什麼不一起殺了滅口?不怕他心懷怨恨,圖謀不軌?而且還允許他擔當蜀漢的牙門將?(一種雜牌將軍,換算為品級約五品左右)還是在耐人尋味。

無論劉封是否劉備遺失在外的嫡親骨肉,歷史的結局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最終劉禪成為皇帝。而劉備的嫡親長子,卻被湮滅在那些被遺忘歷史的長河當中,永遠無法抬頭。

下回我們將翻回頭來,看看史書記載中的那個劉禪,那個在《三國志。後主傳》中由“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立為王太子”才開始正式記載的劉阿斗——劉禪。 。。

第6節 劉禪很黃很暴力

無論劉封是否劉備嫡親骨肉,甚至於無論是否另有劉備嫡親骨肉在益州或荊州出現過,但阿斗劉禪並非如《三國演義》中所言是劉備長子這點,卻是不爭的事實。

透過前面分析過的原因我們可以知道,故此不再復表。

看似“憨厚庸人”的劉禪同志,他的青少年時期同樣不是風平浪靜的;因為事實上他非但不是長子,而且並非正室所生——他老孃甘夫人只是個二奶(妾)。

在三國中有類似遭遇的皇帝,無一不是兢兢業業,即使登基後也還心有餘悸。比如代漢成魏的曹丕,本來是曹魏的開國君主,按說應該顧及不多。但他在稱帝后還常常感嘆“家兄孝廉;自其分也”,就是說“要是我那官居孝廉的兄長(曹昂,死於宛城之役)在,這皇位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