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刀,一刀一人,卻沒人能統計出這剎那間究竟出了多少刀,故此也無從知曉這刀究竟殺了多少人。只知孫策一刀即出,這近千敵軍再沒有能安然屹立者,不是跪倒在孫策面前,就是兩眼緊閉——變成屍體永遠長眠。

“有刀有心,登峰造極。無刀無心,天下無敵。”孫策若有所思的沉吟一句,繼而還刀入鞘,轉瞬間融入茫茫夜色,消失無蹤。

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從刀訣中發現了什麼秘密,甚至於沒有人多少知道當夜發生了這種事情;人們只知道在此之後,一名青年英雄誕生了,而他的名字,就叫做孫策,天下無敵的——孫策。

因為所募人馬失散殆盡,孫策重新前往依附袁術,然而這次卻不知什麼變故,袁公路居然將千餘孫堅舊部兵馬交還孫策的統屬。

有人說是孫策以自身為憑,也有人說孫策以絕世修為技壓袁營,脅迫袁術還兵,未知孰是。

東漢太傅馬日磾借花獻佛,在壽春表奏孫策為懷義校尉,於是孫策聲名漸重。其本身的才幹、嚴謹的軍令,寬明的作風,得到孫堅舊部乃至於袁術部將傾心敬重。而袁術對他,則又是愛惜,又是忌諱,袁術曾親口對部下講到:“使有子如孫郎,夫復何恨!”,也正由於孫策鋒芒太盛,使得袁術始終不敢對其委以重任。

袁術想要攻佔九江,便命孫策率軍*陵陽,允諾事成後表奏他為九江太守。於是孫策星夜兼程,殺敵過千,生擒早對其聞名喪膽的大帥祖郎而歸。但袁術卻食言而肥,改任親信丹楊陳紀為太守;又命孫策率軍攻打與袁術有嫌隙的廬江太守陸康,並答應事成讓孫策出任廬江太守,哪想孫策攻破廬江,袁術卻啟用自己的舊部劉勳為太守。

屢次失信,已使孫策對其徹底所望,明白了袁術是個不堪成事的無能之輩。恰逢孫堅舊部朱治以袁術政德不修為由,勸孫策設法回到家族有地緣關係的江東,自據一方。終於,孫策感到時機到了。

於是孫策設計對袁術說:“亡父對江東人多有恩義,我願帶兵助舅父吳景征伐橫江。攻克橫江後,我便可於當地召募江東士卒。那時,我率領他們助您平定天下,謀成大業”,說罷更以傳國玉璽為憑。

袁術好利忘義,瞻前而失於後,雖知孫策對己不滿,但他卻自以為當時劉繇佔據曲阿,王朗佔據會稽,即使讓孫策領兵東下,他也未必能有作為,又貪圖玉璽重寶,便答應了孫策的請求。並表奏朝廷加封孫策為折衝校尉,殄寇將軍。

孫策把握時機,率領孫堅舊部及自己數百門客脫離袁術勢力而去。時值興平二年,即公元195年,孫策年僅21歲。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在孫策授意下,朱治派人從已被劉繇佔領的曲阿將吳夫人及孫策諸弟妹偷偷接出,輾轉遷移至阜陵,免除了大軍東征後顧之憂。

再無所顧忌的孫策,遂帥大軍征討劉繇。由於孫策軍紀嚴明,得到當地百姓的踴躍支援,沿途民眾爭相投奔,等到到歷陽時(安徽和縣),孫策兵力已擴充到五、六千人。

兵馬既足,需有將帥,於是孫策寫信請童年好友周瑜趕來助拳。周瑜聞訊,星夜率其新近招募的數千精兵到來,兩者合兵,兵力已達萬人之眾。

既有孫策之武,復兼周郎之智,孫策軍勢如破竹,接連攻下橫江、當利,屯兵牛渚,再渡江擊破奉劉繇為主的笮融、薛禮等防禦部隊,繼而轉戰海陵、南下小丹楊、湖孰、江乘,所到之處,檔者披靡。

劉繇此時已被孫策打的肝膽俱喪,協同名士許劭出奔豫章,而曾與孫策戰成平手的劉繇將領太史慈,這時也被孫策俘虜,歸降孫策。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孫策犒賞有功將士,並派遣手下將母親及諸弟接來同住。併發恩布令,通告說:“其劉繇、笮融等故鄉部曲來降首者,一無所問;樂從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