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安祿山進京(第1/2頁)
章節報錯
“安節度大可直言,老夫定當盡力。”
楚掌門看著面前身材臃腫、臉部痴肥的安祿山,可這個胖子卻是足以掌握整個河北道百姓命運的范陽、平盧節度使,巨大的反差形成一種莫名的喜感,心中不由得感慨不已。
他與安祿山的淵源,是因一本功法而起。
當初安思順一家人都在吐蕃大軍中充當奴隸時,安祿山就曾機緣巧合地得到了一本太行山內門武道修煉功法——《五行篇》。
照理說,各門各派的內門功法都是機密,是決然不會被允許帶出宗門的,更何況天下十二大宗之一的太行山。
太行山的功法傳承,都是由先天境宗師親自祭煉功法玉簡,煉製完成後,入門弟子會被賜下玉簡,玉簡會對弟子們施以灌頂之術,從而傳授修煉功法。
但也不知為何,安祿山竟獲得了一枚已然被解除過禁制的太行山功法玉簡,他自行摸索了一番,很快就發現了玉簡的秘密,修習了《五行篇》。
或許,這就是屬於安祿山本人的奇緣吧。
從此,他開啟了人生的修煉之途。
沒有名師指點,沒有同門解惑,甚至沒有半分武道修行的基本認知,安祿山就這麼對照著功法所述不斷錘鍊自身,一步一步地突破至內視境大成。
後來,安祿山在幽州一路扶搖直上,官品地位不斷攀升,也正是這一時期,他結識了河北道唯一的武道天下大宗的掌門,太行山楚掌門。
楚掌門起初在得知安祿山修煉的居然是《五行篇》後,大為震驚,一度曾想過親自出手廢了此人,以防宗門功法洩露。
但最終在種種原因之下,楚掌門打消了這個念頭,同時還為安祿山謙卑恭敬的姿態所打動,出言指點了一番他修行上的問題。
而安祿山也趁勢順杆上爬,數次登門拜訪太行山,每一次都攜帶大量的禮物。
就這麼一來二去的交流過程中,雙方逐漸熟絡起來,安祿山開始利用職務之便,為太行山弟子選拔、佔據地界等行為大開捷徑。
譬如,以往州郡裡若是出了一個名揚四海的修行天才,各個宗門都會競相前來對其跑出橄欖枝,在宗派之間競爭的內卷之下,這個修行天才也能夠得到更多的資源傾向,總體上來說,這本是對兩方都有利的事情。
然而安祿山卻以河北採訪使的身份下令,禁止州郡官員對外宣揚有天賦的少年,但凡河北道境內出現了武道修行的好苗子,州縣長官都必須第一時間把其送往太行山。
從此,太行山可謂是壟斷了河北道境內的所有天賦上佳之人。
另外,按照崇玄署的規定,任何宗門若想要開採一些玄鐵礦、離火礦等煉器所需的礦山,都必須上報給崇玄署在當地的道宮,道宮經巡視調查後再決定是否批准。
不僅如此,宗門還應向朝廷戶部、工部上遞文書,只有崇玄署和大乾朝廷準同意過後,方可開採。
安祿山為近一步博得太行山的信任和支援,直接以朝廷的名義下達政令,收回太行山想要開採的礦石所在之地,並喪心病狂地派兵驅逐了住在當地的百姓們。
被驅逐後失去家園和田地的農戶們,想報官卻狀告無門,只能默默地流浪他鄉。
最令人奇怪的是,安祿山動靜鬧得這麼大,崇玄署在河北道安設的道宮——滄州青雲觀,卻從未出面制止。
崇玄署不出面,根本沒有人能制約安祿山及太行山的惡劣行徑,由是短短數年之後,雙方徹底建立起了一條親密而牢固的關係。
安祿山也不負太行山修士們眾望,順利突破至開元境。
楚掌門十分樂見於此,並且在與安祿山越來越頻繁的交往中,受對方平日裡言行舉止的影響,他自身也逐漸升起了更大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