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越聊越投機,陸飛揚在跟林公權的交流中,漸漸堅定了一個想法。

他本來想把那些倭國國寶連同那幾個南宋國畫都捐獻給官府,捐獻給上級博物院,後來一直擔心具體部門具體官僚的操守問題,一時之間很茫然,這次遇到林公權,讓他看到了處置那些文物的另一個光明的途徑,完全可以交給林公權的私人博物館啊,他相信林公權的人品,不會私吞,更不會為了蠅頭小利就跟倭國人合作。

陸飛揚很想早點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林公權,好早點把那些文物轉給林公權,但他之前跟林公權沒有怎麼接觸過,他對林公權的瞭解以前多半處於報紙輿論上,那些輿論多半對林公權不懷好意,讓陸飛揚有點芥蒂,不想那麼早就暴露自己,便繼續裝成一個留學倭國的華夏大學生。

林公權這些年一直活躍在世界各地,到處撿漏,真正在江城待的時間並不多,而陸飛揚這些年在江城崛起的很快同時也很低調,這兩個來自江城的超級富豪之前居然從來沒有碰過面。

陸飛揚很感嘆,自己做經濟艙是因為頂著另外一個人的身份,林公權就沒必要坐經濟艙了,他完全可以坐頭等艙,依照林公權的說法,頭等艙也不比經濟艙舒服多少,卻貴了那麼多,多出的那些錢完全可以在全世界撿到好多個漏,也可以資助好幾個學生上學,何必浪費在個人享受上呢。

第1274章 交給林公權

陸飛揚只是敬佩林公權這樣的做法,他自己是絕對不會那樣做的,因為他崇尚掙錢就是為了享受的,絕對不會為了其他人而犧牲掉自己的舒服。

聊了很多,林公權對陸飛揚一見如故,很信任,就跟他講了很多古董界的事。

林公權留給陸飛揚的印象也特別好,他很真誠,很有修養,也很豁達,很善良,很有胸懷,是一個值得信任值得託付的人。

陸飛揚就想把這次從倭國得到的除了玉佛之外的東西都交託給林公權。

他便把話題轉移到這次倭國帝室博物院的失竊事件上,便詫異地問道:“林老師,我參觀過帝室博物館,看過倭國那些所謂的本土國寶,就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而言,我覺得都比不上我們國內的,打個比方,那個叫做什麼潑墨山水畫的東西,看起來很一般啊,我不明白,倭國人怎麼有臉把那玩意當成國寶了!”

林公權呵呵笑道:“你想說的是《雪舟潑墨山水圖》吧,我對書畫研究不算很深,也說不好,不過我覺得你有點低估了倭國文化,自從唐朝時期,倭國就極為仰慕華夏文化,積極學習,經過一千多年的積累,倭國的文化雖然脫胎於華夏,卻自成一路,自有他獨特的美感,倭國也很重視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而最近一百年來,華夏遍地戰火,戰火平息後,又是一連串的運動,搞得華夏文化元氣大傷,百不存一,人們常說想要研究華夏文化,來內陸就錯了,想要研究唐宋文化,就去倭國,想要研究明清文化就去韓國,想要研究元朝文化就去蒙古,至於想要研究某運動嘛,就去****,哎,這話聽起來可笑,細細品味,很是悲涼啊,哎,言歸正題,你說的這幅畫它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都不可低估,要知道,倭國從華夏劫掠走幾十萬文物,能夠稱得上一級國寶的只有一百多個,這雪舟圖就算其中一個,足以明證它的價值。”

陸飛揚不屑一顧道:“小倭國的畫這麼厲害啊,跟《清明上河圖》比起來呢?”

林公權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清明上河圖》可是華夏十大傳世名畫,是國寶中的國寶,小倭國的畫在他本國算得上國寶,到了華夏跟那些傳世名畫來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十大傳世名畫?”陸飛揚眼前一亮:“那十大?”

林公權笑道:“有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唐代閻立本的《步輦圖》,唐代張萱周的《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