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日,甘地夫人在內閣會議上決定,於十一月十六日展開軍事行動,印軍的作戰目標有三:解放“孟加拉”;佔領巴控克什米爾地區;消滅巴基斯坦軍隊主力,使其永遠不能再對印度構成威脅。這一絕密情報為美國獲得,立刻通知了南洋聯邦,為南巴聯軍爭取了調整的時間。

不以攻城奪地為最終目標,而是要儘量消滅印軍有生力量,以便在停戰後佔據有利的地位,這是考慮到東巴有可能全軍覆滅的巴軍部隊後製定的軍事計劃。而且也是切合實際的,印軍的佈署是進攻性質的,這便給南巴聯軍制造了誘敵深入、穿插分割、大縱深大包圍創造了條件。

事實上,巴基斯坦並不是孤立的,除了南洋聯邦的援軍外,伊朗、土耳其、沙特、約旦也是他的朋友,也在盡力幫助巴基斯坦。雖然這些國家沒有派出作戰人員,但給予了物資上的援助,約旦還向巴基斯坦租借了他們空軍中的f—105戰機。

印度人可以忽視這些阿拉伯國家對巴基斯坦的幫助,但忽視了南洋聯邦,卻將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危機開始時總會顯得很混亂,十一月十六日,巴基斯坦廣播電臺播放了特別新聞:“印度未經正式宣戰便向東巴發動了全面進攻,已經有兩個師的印軍進入東巴,向政府軍猛烈進攻……”印度隨後也開始廣播,聲稱這些報道是“絕對虛假的”。//《%%》《%%//

十一月十七日是打口水仗的一天,一方聲稱遭到了侵略,一方竭力否認,外界雖然沒有看到確切的證據,但多數認為巴基斯坦說的是真的。無論流行的神話怎麼說,大部隊作戰都不是偶然發生的。說七萬正在與孟加拉游擊隊作戰的巴軍會突然進攻數量眾多的印度軍隊,或者說僅有十幾架飛機的駐在東巴的巴基斯坦空軍會向擁有幾百架飛機的印度空軍發起挑戰,無論如何胡說八道也不會使人相信。

十一月十八日,美國方面已經掌握了印度入侵東巴的確切證據,並將其公之於眾。南洋聯邦立刻發出嚴重警告,要求印度馬上停止侵略,撤退軍隊。

十一月二十日,英迪拉甘地在沉默了一天後,承認印度軍隊越過了邊界,但她狡辯說這是印度軍隊在行使自衛權利,並且表示印軍的行動將由“現場人員”,即在前線一批急於證明自己才能的軍官去決定。並猛烈抨擊某個國家竟然厚著臉皮“由於我們採取了保衛邊界的正當行動”而發出怨言和威脅,“撤退的不應該是我們,而應該是在孟加拉的巴基斯坦軍隊。”

在英迪拉甘地看來,在印軍在東巴日益推進的時候,葉海亞將他的主力放在西線無所作為,已經證明了巴方的虛弱和膽怯。而如果巴軍在西巴採取行動,則可以給印度開始全面戰爭的藉口。當然,對她來說,藉口是不難找的,等到東巴大局已定,還是要對西巴展開軍事打擊,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十一月二十二日,就在東巴的巴軍在優勢之敵的猛攻下節節抗擊,不斷後退的不利情況下,西巴的戰爭也爆發了。巴軍第一裝甲師第191旅從克什米爾的昌布突然出擊,在空軍的掩護下奪取了法齊爾卡附近一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橋。與之相配合的是巴方輿論,與英迪拉甘地瞪著眼睛說謊如出一轍,巴方聲稱“印度對西巴展開了卑鄙的進攻,他們的目的不僅是要肢解東巴,還陰險地要摧毀西巴。巴軍奮起抵抗,正英勇地粉碎侵略者的進攻……”

英迪拉甘地感到又驚又喜,驚的是巴軍竟敢主動進攻,還學著她說謊,在世界輿論已經確認印度在進攻東巴,侵略巴基斯坦的時候,開始全面戰爭的汙水令印度難以洗刷。喜的是有了開始全面戰爭的藉口,葉海亞顯然已經被她逼上了絕路,正在進行自殺式的反抗。好吧,東巴的巴軍已經沒有什麼抵抗力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