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射江祏、右將軍蕭坦之、侍中江祀、衛尉劉暄為輔政大臣,時稱“六貴”。蕭寶卷又寵任左右嬖倖茹法珍、梅蟲二、豐勇之等八人,號曰“八要”。他治國無術,卻很殘忍,做皇帝后殺掉了很多大臣,對於一些功臣也不知道愛護,妄加殺戮。他猜疑雍州(治今湖北襄樊)刺史蕭衍對朝廷圖謀不軌,遂派人前往行刺。不料,行刺者未照旨行事,反把此事告訴了蕭衍。蕭衍逐漸和他對立起來。
500年11月,蕭衍召集部將說,主上(指蕭寶卷)昏瞶暴虐,罪惡超過商紂王,我決定和大家一起廢除他,另立新帝,以興旺國家。隨即建立大本營,集結部眾,擁兵萬餘人,戰馬千餘匹,船艦3000多艘,積極準備推翻齊帝。蕭寶卷得知蕭衍舉兵起事的訊息,即派輔國將軍、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劉山陽率軍3000人在上任途經江陵(今屬湖北)時,會合西郎中長史蕭穎胄襲擊雍州,消滅蕭衍。
蕭衍得到這個訊息,對諸將說:“襄陽地處邊陲,連年征戰,人傑地靈。荊州人素來畏懼襄陽人。他們如果不隨我起兵,我便率軍前去征戰,打敗他們簡直就像撿拾地芥那樣容易,估計這種可能性不大。荊、雍二州唇齒相依,他們響應我的可能性極大。到那時,我和荊、襄二州之兵,順江東下,勢如破竹,即使韓信、白起復生,也不能阻擋我,何況昏君當朝,將士離心!”他決定以計謀分化敵軍陣營,逼反蕭穎胄。
首先,他派參軍王天虎到江陵(今屬湖北),向荊州各處散發傳單,聲言:“劉山陽此次西上,要一併剿滅荊、雍二州。”各處得到傳單後,皆惶恐不安,人心大亂。
不久,劉山陽來到巴陵(今湖南嶽陽)。蕭衍又命王天虎前往荊州,隨身攜帶他寫給蕭穎胄及其弟蕭穎達的兩封書信。王天虎走後,蕭衍對自己的舅舅張弘策說:“《孫子兵法》上說:‘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次之,心戰為上,兵戰次之。’我如今就是照此辦事。前些日子,我派王天虎到荊州,很多人都接到了我的書信,信中所言甚詳。現在我寫給蕭穎胄兄弟的兩封信,信中卻沒有什麼具體內容。信中只是說:‘以王天虎口信為準。’其實我什麼也沒對王天虎說,王天虎到荊州後當然什麼也就說不出什麼來。而王天虎又和蕭穎胄的關係甚好。這樣,荊州的人們必然懷疑蕭穎胄和王天虎隱瞞了什麼,因而人人生疑。劉山陽得知這個訊息,也必然對蕭穎胄有所懷疑。蕭穎胄進退兩難,必然中我的計謀。此計若成,便是以兩封空函平定一個州啊!”張弘策連連點頭稱是,對蕭衍的智謀深為佩服。
果然不出蕭衍所料,劉山陽進到江安(今湖北公安)後,聽到了蕭衍與蕭穎胄合謀的傳言後,心生疑竇,就不再前進了。蕭穎胄聞訊大懼,不知如何是好,連忙召集眾僚佐商議對策。
西中郎城局參軍席闡文說:“蕭雍州(指蕭衍)蓄養士馬,非只一日。江陵人素來畏懼襄陽人,又眾寡不低,與其相抗,必敗無疑。即使僥倖取勝,將來也勢必不為朝廷所容。不如殺掉劉山陽,與雍州共同起事,擁立新天子以號令諸侯。這樣,則可建一代霸業,立不世之功。劉山陽在江岸逗留不進,是因為對我們有所懷疑。如果斬殺王天虎,函送其手,劉山陽便不會懷疑我們。等到他來到江陵,再設計殺掉他,事情沒有不成功的。”
諮議參軍柳忱也勸蕭穎胄說:“主上昏庸殘暴,京城百官人人自危。我們有幸遠在外藩,所以才能苟延今日。如今朝廷命令我們討伐雍州,是想借機削弱我們。當時蕭令君(指蕭懿)以精兵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