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老子和佛陀為代表的心地法門,最為真實,最為直接。自古歷代,從此心地法門悟道證道者不乏其人。無量古佛聖賢的慧命,都以此心地法門而接續延傳。三教聖人同證此心地法門,各以不同的方式方法傳承,吾人應當廣為弘揚,廣度有情,才可報答聖賢大智慧滋潤我們的慧命之恩!現將禪宗諸祖的一些開示附錄如下,以饗讀者。
(附錄)道德經(漢·河上公本)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四章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乎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專氣致柔,能嬰兒?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天門開闔,能無雌?明白四達,能無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託於天下。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為忽(忄兄)。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