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的實驗以精確的資料證實了邁爾熱功當量概念的正確性,使人們擯棄了熱質說。併為能量守恆定律奠定了實驗基礎。與此同時,熱學的兩類實驗技術——測溫術和量熱術也得到了發展。

熱學主要研究熱現象及其規律。它有兩種不同描述方法——熱力學和統計物理。熱力學是其宏觀理論,是實驗規律。統計物理學是其微觀描述方法,它透過物理簡化模型,運用統計方法找出微觀量與宏觀量之間的關係。本課程內容包括熱力學平衡和氣體分子運動論的基本概念、氣體分子速率及能量的分佈律、氣體中的輸運過程、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固體、液體和相變。

發展簡史

人類對熱現象的認識首先源於對火的認識?一、古代物理學中的熱學

古代西方:火、土、水、氣是構成萬物的四個主要元素。

中國古代:金、木、水、火、土五行學說。

實際古代物理學主要成就是古代原子論,人們用古代原子論解釋一切現象,其特點是猜測性的思辮。

二、17、18世紀對熱的認識

熱是物質內部分子運動的表現這一基本思想逐步確立,但由於缺乏精確實驗根據,尚未形成科學理論。

18世紀中葉以後。系統的計溫學和量熱學的建立,使熱現象的研究走上實驗科學的道路,由於各種物理現象的相互聯絡尚未被揭示出來,“熱質”這一特殊的“物質”被臆想出來;在以“將錯就錯”的形式發揮一定作用後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三、19世紀的熱學

在1644年笛卡兒在中就提出了運動不變的思想,但沒有給出具體反映這種不變性本質的物理概念。隨著人們對自然界認識的不斷加深和拓廣,逐步發現不同的物理現象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絡。德國科學家邁耶從哲學角度首先確定了這種永恆性,他堅信“無不生有,又不變無”,透過對馬拉車運動過程進行了細緻地分析,指明輪子摩擦散熱和馬做功一定有確定的比例;後來英國科學家焦耳透過大量精確和嚴格的實驗。測量出熱功當量為4。18j/cal,確立了建立能量轉化與守恆定律的實驗基礎;德國科學家亥姆霍茲最終建立了能量守恆定律的數學表達。他從v=推出了mgh=1/2mv2;並建議用1/2mv2代替mv表示機械運動的強弱,用來度量能量的改變。能量轉化與守恆定律的建立過程說明了正確的哲學思想、嚴格的實驗和嚴密的數學推理是自然科學認知過程的三個基本要素。

熱力學第一定律就是能量轉化與守恆定律在熱現象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在熱力學第一定律建立以後。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和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透過分別對法國工程師卡諾關於理想熱機效率問題研究成果的細緻分析,各自獨立的發現了熱力學第二定律,並找到了反映物質各種性質的熱力學函式。

1850年前後,物理學界普遍認識到了熱現象和分子運動的聯絡,但微觀結構和分子運動的物理影象仍是模糊或未知的。憑藉著對分子運動的假設和運用統計方法,克勞修斯正確地匯出了氣體實驗公式。另外,麥克斯韋和玻爾茲曼在研究分子分佈規律和平衡態方面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後來吉布斯把玻耳茲曼和麥克斯韋所創立的統計方法推廣而發展成為系統的理論,將平衡態和漲落現象統一起來並結合分子動理論一起構成統計物理學。

四、現代物理中的熱學在1900年歐洲物理年會上,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發表過一段非常著名的講話。其中他不僅講道“19世紀已將物理學大廈全部建成,今後物理學家的任務就是修飾完善這座大廈了”。而且又講道“在物理學的天空中幾乎一片晴朗,只存在兩朵烏雲。”他所指的兩朵烏雲其實就是邁克爾遜—莫雷測量“以太風”實驗和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