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發燭”,到唐宋年間,發展出以松木製成比較精緻的“發燭”。《委巷叢談》:“杭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如紙。鎔硫磺塗其銳,名曰‘發燭’。”宋代以後。又稱“火寸”。《清異錄。器具》:“夜中有急,苦於作燈之緩。有智者批松條。染硫磺,置之待用。一與火遇,得焰穗然,即神之;呼‘引火奴”。今遂有貸者,易名‘火寸’”而且據說南宋時,就有專造“火寸”的作坊。

17世紀時,法國化學家波義耳用粘有硫磺的細木棒與塗磷的粗紙摩擦而起火,產生了火柴的雛形。然後在18世紀,威尼斯出現像敲鼓木槌一樣的巨型火柴。因價高,常出現幾人合買一根的情況,而且使用時必須有一瓶硫酸。1830年,出現用白磷製成的小巧的摩擦火柴。日本人因此而早時稱火柴為“磷寸”。但是白磷有劇毒且不安全。所幸,25年後,瑞典的倫塔斯脫姆發現了紅磷,它更安全且無毒,然後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批安全火柴。火柴從1880年起進入中國,由英國人理查在上海開辦了第一個火柴經營處。1890年,瑞典人在上海開辦了中國第一個火柴廠“瑞商洋行”。中國第一種生產的火柴的商標印有慈禧半身像,據說出中國第一盒火柴時正值慈禧六十大壽。因為火柴是從國外引進的,中國人就稱之為“洋火”。漢英詞典裡的火1摺疊

【huo】?火

;anger;fire;;

veryangry

火huo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漢字部首之一。本義:物體燃燒所發的光、焰和熱)

(2)同本義'fire'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說文》

火之為言委隨也,故字人散二者為火也。──《春秋。元命苞》

離為火。──《易。說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陽之精也。──《左傳。昭公九年》

火,日氣也。──《論衡。詰術》

人火曰火,天火曰災。──《左傳。宣公十六年》

國曰災,邑曰火。──《穀梁傳。昭公九年》

大者曰災,小者曰火。──《公羊傳。襄公九年》

火燒令堅。──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火令藥熔。

(3)又如:火鏈(舊時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煙筒);火火燭燭(火勢很大);火厄(火災);火備(防火設施)

(4)火災;發生火災'fire(r)'

凡四遭火。──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5)又如:火兵(負責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時指預兆火災的天象);火所(發生火災的地方)

(6)燈火,指燈燭或火把'lights;torch'

江船火獨明。──唐。杜甫《春夜喜雨》

擁火以入。──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火且盡。

火尚足以明。

(7)又如:火鼓(火炬和戰鼓);漁火;火燎(竹燭;火炬)

(8)光芒'rays;'。如:火眸(火眼金睛)

(9)熱;熱氣'am'。如:火雜雜(形容非常熱);火流(形容酷熱);火風(炎熱的風)

(10)五行'fire'──中國古代哲學的五個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漢朝將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剋來講朝代興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未完待續)

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