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緩急、強弱、清濁測知病性的方法。1聲音高亢:是正氣未虛,屬於熱證、實證。2語聲重濁:乃外感風寒,肺氣不宣,肺津不布,氣鬱津凝,溼阻肺系會厭,聲帶變厚,以致聲音重濁。2、嗅氣味可分為病人身體的氣味和病室內的氣味。1病人說話有囗臭,多屬消化不良、腐臭多屬體內有潰瘍。2病室內有屍臭氣味,多屬腑臟敗壞。有爛蘋果氣味,多屬消渴病(糖尿病)危重患者。
三、問診
問診是詢問病人及其家屬,瞭解現有證象及其病史,為辨證提供依據的一種方法。明代醫家張景嶽認為問診“乃診治之要領,臨證之首務。”綜觀四診所獲證象,大半均由問診得來,即知此言不謬。問診範圍甚廣,現在僅將《景嶽全書》所列十問加以增損進行研討,餘未備述。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疼痛四問便,五問嘔眩六問悸,七苦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團,病機全從證象驗。婦人尤必問經期,先後閉崩宜問遍,再添片語告兒科,外感食積為常見。
四、切診
切診是指用手觸按病人身體,藉此瞭解病情的一種方法。本節僅論切脈,餘未備述。切脈又稱診脈,是醫者用手指按其腕後撓動脈搏動處,藉以體察脈象變化,辨別臟腑功能盛衰,氣血津精虛滯的一種方法。正常脈象是寸、關、尺三部都有脈在搏動,不浮不沉,不遲不數。從容和緩,柔和有力,流利均勻。節律一致,一息搏動四至五次。謂之平脈。切脈辨證,早在《內經》、《難經》就有記載,經歷三千年來的不斷總結,對於何證出現何脈已有詳細論述。但對證象與脈象間的內在聯絡,卻無明析的概念,不能令人一目瞭然,以致學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脈證間的內在聯絡,如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氣血津液出現虛滯,五臟功能出現盛衰,才會出現不同脈證。只有弄清氣血津液的生化輸洩與五臟間的關係,才能將氣血津液虛滯和五臟功能盛衰出現的證象與脈象聯絡起來,也才明白切脈能夠察其五臟病變的道理所在。不同脈象的形成,與心臟、脈絡、氣血津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脈象的不同變化反映了心力強弱、脈絡弛張、氣血津液虛滯三個方面的變化。由於氣血津液都需五臟協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輸洩,所以氣血津液的虛滯也就反映了五臟功能的盛衰,從而反映於脈,形成不同的脈象。心臟搏動的強弱,脈絡的弛張。是引起脈象變化的根源。心臟搏動有力,脈象隨其病因證象不同而呈洪大滑數等脈;無力則脈象常呈遲細微弱等脈。心臟搏動與脈象起伏,都是肝系膜絡交替收縮與舒張的反映。如果血絡鬆弛則呈孺、緩;緊張則呈弦緊;痙攣則呈結代等等。只有將固定的心臟、脈絡和流動的氣、血、津液連在一起分析。才能揭示脈象變化的本質,對於何證出現何脈才有理有據,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氣血津液虛滯變化,可以反映不同的脈象。
四大經典摺疊
《黃帝內經》摺疊
簡稱《內經》,原書18卷。其中9卷名《素問》;另外9卷無書名,漢晉時被稱為《九卷》或《針經》,唐以後被稱為《靈樞》,非一人一時之作。主要部分形成於戰國至東漢時期。每部分各為81篇,共162篇。《素問》主要論述了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人與自然的關係等;《靈樞》的核心內容為臟腑經絡學說。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傳統醫學鉅著。它總結了春秋至戰國時期的醫療經驗和學術理論。並吸收了秦漢以前有關天文學、歷算學、生物學、地理學、人類學、心理學,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