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乾枯瘦弱,血管鼓在手背上的左手,抓成拳頭,捶了捶自己的右腿。
琪源看著眼前的這個老婆婆,越看越是像極了自己的奶奶,腦子裡似乎浮現出自己小時候跟奶奶一起相依為命的日子。
也是那麼簡單的小屋,也是那麼低矮的籬笆院,院子裡養了幾隻雞,幾隻鴨。小小的土灶臺,不知名的野山茶,聊起來沒完的各種小事,聊一會就要捶幾下的老病腿。不過奶奶那裡還有一個大搪瓷缸子,一把蒲扇,一個老蚊帳,一本掉了皮的家譜,一個針線筐,不過卻沒有供著的佛祖、香案、蒲團。
通常如果有客人來了,甭管大人小孩,只要有人來家,奶奶都會泡上一壺野山茶,也總是讓客人歇著去。琪源幫著打水,燒火,奶奶就挑出最好的綠芽,給客人泡上一壺最好的山茶。
琪源的心思此刻全都在了老婆婆身上,這時看見老婆婆腿疼病又犯了,情不自禁的走上前半跪在老婆婆身邊,給他捏起來。
小昭一時愣住了,想喊琪源不要那麼冒失,又說不出口。
老婆婆倒是開心的撫摸著琪源的頭說道:“好孩子,真是孝順。好孩子,又想你奶奶了吧?”
琪源不答,眼窩裡卻瞬間含滿了淚水。
老婆婆道:“傻孩子,人哪有不死的。你奶奶吃了一輩子的苦,受了一輩子的罪,該歇歇的你得讓你奶奶歇歇,以後的路你得自己學著走。”
琪源小聲的‘嗯’了一聲,用手抹了一把眼中的淚水,繼續給老婆婆揉腿。
老婆婆嘆了一口氣,輕輕的哼道:“一道水兒彎彎彎走,繞著小山溝溝裡頭。一條大路通呀通到天滴那一邊啊,俺們只呀走那個另一頭。看見了鐵道向裡走呦~,聽見了狗兒叫向右走。上學的娃娃不怕苦啊,上學滴娃娃不怕狗。日頭還沒上來了呀,俺們娃兒就走嘍。月兒啊升起照亮路啊,娃子們還在往家走。山~山青青水悠悠,不見~那白塔呀莫回頭。山~山青青水悠悠,不見~那白塔呀莫回啊頭。”
琪源聽到這裡跟著老婆婆一起輕輕唱了起來:“山裡滴娃子出息嘍啊,捧著那獎狀往家走。大大老孃喝口酒啊,紅雞蛋蛋塞進兜。趕明出息往外走啊,還有三百六十溝。莫要忘了咱爹孃啊,拉扯你大白了頭。莫要忘了咱爹孃啊,拉扯你大白了頭。”
眼淚此刻再也忍不住,很不爭氣的掉了下來,琪源伏在老婆婆的腿上,想著奶奶,想著那個低矮的籬笆院,想著那裡的山青青水悠悠。
小昭頭一回聽到這首民謠,從來沒有見過琪源這麼傷心過,好像在這一瞬間再也認不出他了。
老婆婆撫摸著琪源的頭,拍著他一直在顫抖的雙肩,不住的說好孩子好孩子別難過了。
好久琪源才漸漸平復下來,抬起頭來看著眼前這個素不相識的半壺居士,想著自己奶奶,輕輕的揉著一樣的老病腿。
老婆婆見琪源不再哭了,開口道:“傻孩子,多大人了還掉尿滋滋,也不怕你媳婦笑話你。”
琪源聽到終於展顏一笑:“小昭妹子笑話我多了,沒事。”
老婆婆道:“那哪行,老讓一個小娘皮笑話你,你這大老爺們也忒慫了。傻小子,你呀,好好的跟你媳婦把你們倆騎腳踏車的路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走完。聽到了嗎?”
琪源一時茫然:“騎腳踏車出來玩呢,也不知道會騎到哪裡。”
老婆婆這回卻突然著惱了,伸手擰著琪源的耳朵說道:“連婆婆的話也不聽了?”
琪源吃痛,立即投降大聲說道:“聽,聽,肯定聽婆婆的話。”
老婆婆這才放過琪源,心滿意足的說道:“你就聽你媳婦的,準沒錯。他讓你去哪你就去哪。聽清楚了嗎?”
琪源心中一陣叫苦:“聽清楚了。”
老婆婆從小凳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