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上家和宇喜多家的實力差不多,更重要的是浦上家在備前的地位早已經不比從前,原先那些臣服浦上家的豪族們,在得到這個訊息後也開始觀望起來。

所以浦上宗景在罵完之後,立刻就下令全力進行軍備,同時派人前往播磨。沒辦法,宇喜多直家投向了毛利家,直接就讓浦上宗景最後一絲的期望告破。本來,他還希望在毛利、織田兩家開戰時,憑藉備前、美作兩國的地利撈些便宜。但如今宇喜多直家降服了毛利家,那浦上宗景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在宇喜多和毛利聯軍出現在備前之前,投入織田家的懷抱了。

對於浦上宗景的請求,羽柴秀吉自然是樂不得的了。有了浦上家,那他的播磨就不會是對抗毛利家的最前線了。要知道這段時間,羽柴秀吉已經不知道在播磨這個領國中付出多少的心血,如果因為戰爭而徹底完蛋,恐怕羽柴秀吉會瘋掉的說。

而另外一邊,對於浦上宗景的選擇,不管是毛利元就還是宇喜多直家自然早就料到了,所以他們壓根就沒有任何的反應。或者說,他們的反應此時正用在另外一個勢力身上。

三村家,自從三村家上代家督三村家親投入了毛利家的麾下後,其就逐漸成為了備中國的有力豪族。而到了三村元親這一點,不但幾乎統一了整個備中國,更是開始將目光放在了備前國上面。

只是,自從明禪寺合戰之後,三村元親隱隱覺得,毛利家對於自己一族的態度似乎起了變化。那個時候,三村元親並沒有太在意,以為只是因為毛利家對自己私自攻打備前有所不滿而已。

所以他依然自顧自的準備再次進攻備前國,絲毫沒有將毛利家的警告放在心上,因為他有一個再完美不過的理由了。他的父親三村家親被宇喜多直家暗殺了,這種理由如果不拿來直接用的話,那三村元親也不配做三村家的家督了。

好吧,三村元親確實是也為了給自己的父親報仇,但這其實只是一小部分的原因而已。畢竟在這個戰國時代,又有什麼樣的仇怨,是利益化解不了的呢?

昔日,毛利家家督毛利興元忽然暴斃,不過才20多歲的年紀而已。據說,幕後黑手和尼子家家督尼子經久有很大的關係。而毛利興元的嫡長子幸松丸,也因為尼子經久要求才9歲的他參加戰爭之後的驗首儀式,因為驚嚇而患病去世。

這等仇怨,應該也是不共戴天之仇吧?但毛利元就依然能夠隱忍下來。雖然說日後毛利家先後擊敗了大內、尼子兩家,但可以相信的是,如果毛利家一直無法崛起,毛利元就肯定依然還會在大內、尼子兩家不斷徘徊。因為他知道,為了報仇而導致家族滅亡,無疑是更加愚蠢的事情。或者換句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所以,三村元親口中的為父報仇,在毛利家看來完全只不過是為了攻略備前的介面而已。而正是這一點,讓毛利元就認為三村元親已經不再聽話了。對於備前,毛利元就可從來沒有打算交給三村家。畢竟麾下的從屬勢力如果坐擁兩國的話,那對本家來說可不是一個好訊息。

不過,毛利元就還在等待,等待三村元親的下一步動作。畢竟三村家名義上是從屬於毛利家,毛利元就自然不可能主動動手,只有三村元親先做出對不起毛利家的事情,毛利家才會一舉拿下備中。

而這個機會,並沒有讓毛利元就等太久。也不知道是三村元親哪根筋不對,又或者他已經暗中和織田家聯絡上了。總之,在他的叔父以及重臣的反對下,三村元親義無反顧的反叛了毛利家,並試圖聯絡浦上宗景以及織田家共同對付宇喜多家和毛利家。

對此,吉川元春立刻就表示應該派人前往松山城,勸說三村元親回心轉意,以避免對其用兵。不單單是因為三村家乃是毛利家多年的老臣,更是因為吉川元春擔憂三村家的反叛有織田家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