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掉的地方門閥就好若一個毒瘤讓帝國不斷的虛弱下去,所以神武大帝藉助那一場浩劫,對已經根深蒂固的門閥勢力狠狠的揮舞了刀劍。

門閥勢力遭到重創,之後,神武大帝還大力約束地方門閥,更是對地方門閥大加監視,儘管神武大帝崩後,歷經兩朝,這種監視已形如虛設,但卻也形成了一種制約門閥肆無忌憚的制度。

涼州是在那一場清洗中,唯一受到波及最小的大州,當然很大程度上還是涼州的情況比較複雜,而且人口稀疏,門閥勢力雖然很強,卻還不至於動搖國本,所以在涼州,門閥依舊統治著地方。

在其他大州,地方官員要從他地委派,任職不得超過五年,本地門閥豪紳不得任主要官職,甚至地方駐營的武將也都是從其他地方調派,這種種措施都是防範門閥在地方上成為一方土皇帝。

而在涼州,尤其是過了秦洛河西面的玉門府,這種種的律條卻好似形如虛設,因為過了玉門,西北面就是大漠戈壁,能居住人的地方就是散落各處的綠洲,以及幾處大的河谷。

苦寒,沒油水,而且民風彪悍,種族雜亂,是混亂的高發地,可以說這裡是文官武將的流放地,除非是犯錯的官員,否則寧願候著缺,也都不願到這涼州任職。

因為這種種,地方門閥依舊把持著地方政務,就比如關平范家,這鎮長的位置就好像是他們家世代繼承的,不過比起以往,這些地方門閥也並非隻手遮天了,因為還有地方軍團這個存在。

軍團跟地方門閥分別控制軍政跟民政,而且不知從何時起,這兩大團體就開始互相看不順眼,總之兩方成了對立的勢力,不過對立是對立,兩者又不能分離,因為地方門閥控制著錢糧,而軍團卻控制著兵馬,兩方在制約對立跟相輔相成中,形成了一個平衡點,並延續至今。

關平大鎮乃是玉門府東起點,乃是一個很重要的渡口城鎮,在西三十里的關平城有著一個旅團的兵馬駐紮,跟其他大州的編制不同,涼州軍團的一個旅團編制卻是五營編制,每一個營人數略高一些,但一個旅團的總兵力也不超過三千。

高順所擔任的關平大鎮的營尉指揮使,其實是直接將一個已上任,但手續上卻在走的武將給擠走了,這武將是涼州軍團的,而且頗有點背景,在以往,涼州這邊任命武將,只要軍團這邊定下,之後補辦個手續就行,象這種意外事件很少。

可想而知,高順會遭到什麼待遇,涼州軍團這邊因為那前任的氣憤,乾脆抽調走了轄下精銳,並且對這邊不理不睬,而作為地方門閥勢力的範正陽對地方駐軍自然也沒好感,儘管高順是空降下來的。

這幾個月的時間裡,高順的日子可以說不那麼好過,但是這點檻卻沒有難倒高順,上頭不給發錢發糧,自然有人送來,沒有地方支援就沒有,高順整日在營內領兵訓練,也不干擾地方。

就這樣,三個月過去了而這一次,卻還是作為門閥勢力代表的范家第一次上門,儘管這個兵營距離鎮子只有不足兩百米的距離。

“高將軍,這是本鎮從地方倉內結餘出來的一些糧草物資,雖然不多,但也聊表一下心意,那左矮子也是太欺人太甚,居然連著兩個月不給這邊撥付丁點的糧草,這不是故意打壓新同僚麼……”

高順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因為有護罩擋著:“範鎮長有心了,來人,將東西搬入營中,範鎮長請進吧,營中簡陋,沒什麼可招待的”

“是啊,確實有點簡陋,我記得這營地還是三十年前修的,不過我已經想好了,等過一兩月,在天暖和了,無論如何也要從鎮上擠出些錢來把這裡修繕修繕,怎麼說高將軍也是在保護我們鎮子,我們怎麼也要支援一下……”

高順對於地方門閥跟地方軍團之間的爭鬥以及那複雜的關係也有所耳聞,不過高順卻沒什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