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靈一看到劉協,意味深長說了一句。 之後,它就沒再言語,也沒有看劉協他們,目光放在那奇異水池上。 然而,它的一句話,卻讓在場的幾人渾身都一震。 特別是赤龍和劉宏,兩人震驚後對視一眼,臉上都浮現著複雜之色。 大皇子劉辯短命,小皇子劉協長命……而且這個長命,能讓泰山之靈驚異,想來不會如其他先帝那般短命了。命長,從側面來解釋,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命硬。 命硬了就不會那麼輕易隕落,不會死,命就長了。 按照現實的歷史,劉協確實是長命。 公元181年—公元234年,享年53歲,歲數位居東漢皇帝中第二,僅次於光武帝劉秀,一頭一尾比較長壽。一個是有開國之才得宏圖大略皇帝,一個是傀儡皇帝。而中間可以有作為的全是短命的,彷若天意輪迴。 拋開那跌宕屈辱的帝主經歷,他當皇帝的時長,也達到了31年之久!(189年-220年) 這個數值,對於皇帝在位時間而言,可不短。 空曠的大殿中,此刻只有那水池傳出的動靜聲在迴盪著。 董太后帶著劉協,快步來到劉宏身旁。 “父皇。”劉協恭敬地向劉宏行了一個頗為規範的龍廷禮儀。他雖然年幼,可卻非常有儀度。 劉宏看著頗為疼愛的劉協,眉頭微微一皺。 對於這兩個兒子,他頗為喜愛小皇子劉協的,畢竟他跟著太后一起長大,他去行禮太后時就可以經常可以看到劉協,感情自然會有點。 而劉辯因為跟著道士長大,頗為疏遠,父子感情就澹了。對大皇子劉辯,他更多的是愧疚。 若不是之前看到那神鼎之影,他率先帶過來的可能就是劉協了。 此時此時,劉宏又猶豫了……太子之人選,他一直搖擺不定,就是因為各種情緒在影響著他。 先看看吧…… “陛下,我帶協兒來此,乃是為其爭一份機緣。”董太后鏗鏘有力道。 董太后在走過來時,就已經將場中的情況琢磨透了。關鍵人物乃是漂浮在半空中的神秘存在,不過赤龍和漢帝劉宏,是決策者。特別是漢帝劉宏,他才是那份機緣真正的決定者! “早知道我就不把此事告之母后了……”劉宏臉上浮現一抹掙扎之色。 原來劉宏之前去探訪董太后時,就提過一嘴,沒想到董太后為了劉協,竟不顧劉宏的反對插了一腳進來。 劉宏只帶劉辯而不帶劉協,其實已經做了決定,可現在…… 一幅老神在在的泰山之靈聞言,嘴角抽了抽,劉宏這帝主,處理家庭之事真是磨蹭,一點都不果敢。對於家庭之事,彷若小白一般。 換作林牧……也許會不同。 嗯……怎麼又拿林牧來對比了…… 泰山之靈又垂下雙眼,帶著一抹期待望著那波瀾越來越洶湧的水池。 劉宏望了一眼水池,又看了看泰山之靈和赤龍,躊躇了起來…… “陛下。”董太后又叫了一聲。 哪怕沒有明說,她的意思和態度也很明顯。 劉辯和劉協都是她的孫子,可那個機緣只有一份,那個位置只有一個,權衡一番後,哪怕會有偏心。 這就是皇族殘酷之根本。 看到劉宏猶豫不決,董太后也沒有步步緊逼。她看了一眼赤龍,向其恭敬行了一禮後,望向漂浮在半空中的泰山之靈。 “前輩,小女子有一疑問,前輩可否解惑?” “說。”泰山之靈惜字如金。不過一個說字,也表面了它的態度。 “我大漢之龍脈,為何一直單薄如紙?”董太后微微一喜,頓了頓後,還是問出了那個劉家子弟一直想問的問題。 她說的龍脈如紙,指的是劉家天子子嗣的問題。 皇帝,三宮六院,嬪妃入雲。生個十個八個,那都算少的,而這些年的劉家天子,卻一直沒有多少男脈。 其他的王爵,子嗣卻異常繁茂…… 這是劉家非常忌諱的問題。 往常,那些大臣甚至宦官寵臣,都從不敢談論此問題。而現在面對這位存在,無奈提起,希望有解決之法。 董太后的問題一出,劉宏赤龍等也同時望向泰山之靈。他們也想知道問題的結症所在。 要說造子嗣不努力,那是不可能得。不知道其他天子如何,可對劉宏他來說,那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