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的一個個強盜罷了。大戶人家過的日子,依舊是極盡奢華,夜夜笙歌者不乏其人。
資本主義的萌芽,亦然已經開始在明朝破土而出了。
(實現工農轉換過程的前提,就得是大量農民失去土地,或者感覺種地不如去給老闆打工。)
在現代21世紀那邊顯然是後者,大家感覺種地不化算了,所以去城市自己創業或幫老闆打工。但是自己家裡的田地,仍然是自己的。只不過是自願的荒了,本錢還在!
但是在海島上的山寨明朝,則是第一種情況。
就大商行附近的莊子而言,他們還算是厚道的,地租不過收取五成。其它地主們就黑心了,正常的地租都是六成,七成地租也不少。
農耕文明最大的矛盾就是人口增長和土地資源的有限,這個矛盾其實沒有內部解決的辦法。唯一的手段就是對外擴張,換句話來說,就是不停的擴大國家板圖,打更大的國土或經濟入侵他國!
當然了,像現代那樣,雙贏的國與國之間合作也行。只是明朝時期,全世界的科學技術和工業跟不上,所以還是難免會以打戰為主的!
以大商行本家的張家來說,在本地絕對是地頭蛇,不算那些投獻的土地,正兒八經的私有土地就有數千多畝。
(明中葉以後,土地“投獻”之風盛行。所謂“投獻”,在投獻一方,有“妄獻”和“自獻”兩種)
妄獻的慘絕人寰我們就不說了,說說這個自獻吧。
“自獻”,係指庶民(有土地的老百姓),將自家的田地無償地奉獻給官豪勢家。而本身淪為莊佃、佃戶或奴僕。
按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我不要自己分配而來的地,送給或掛名在有功名的地主名下了,我來幫你打工種地。
可能你會想,這不是腦殘嗎?
汗!人家山寨明朝老百姓還真不是腦殘,而是有原因的。
這種怪現象的出現,其根源就在於明朝封建特權制度的特殊國情,(嗯,特殊國情?好耳熟的感覺!)
海島上的王朝傳自明朝系統,明代徭役之重,甚至超過稅糧。但是,王府和勳貴,以及有功名的地主的莊田卻享有優免權。一旦成為他們的莊佃,即可在其廕庇之下,免充國家差役。
何為國家要求的賦役?
就是國家或皇帝,築城挖河、營造宮室、整治園囿等等,徵發動輒數十萬老百姓來幫忙幹活。
注意,國家和皇帝讓你來做這些事,是不會給你發工錢的,而且也沒有保險和五險一金。
不包吃,也可能勉強只餓不死你的程度。
不包住,如果你認為二三平方米的豬圈式的房間裡,住十幾個人也算是包住的話,我無話可說。
不包來回車費和工傷,估計不累死也半殘了。
(換了現代21世紀,國家叫你來打工,不包吃住,還沒有保險,一天做十幾個小時,累死活該。估計我們已經暴動了,汗!)
第506章 再次回到仙海島上!
納捐也叫捐官,是封建社會時期為彌補財政困難,允許士民向國家捐納錢物。以取得爵位官職的一種方式!
比如說中國歷史上的明朝後期財政困難,於是破格政策出來了,你想當一名官員,有三種方法。
一是三年一次的科舉,高中之後就能有機會當官。二是朝中有人或皇帝特殊的直接點名,叫你去當官。最後一個就是依靠捐錢了,另類的以錢換官!
到了清朝,捐納更是成風,成了與科舉相互補充的一個重要制度。既有例捐,也有常捐,且統一管理,明碼標價。(明碼標價,怎麼總感覺有一種特別的喜感呢?)
仙海島上的山寨明朝,也是如此。
就像賀子龍現在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