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日本最終還是鐵了心不願意回來,受日本不願繼續限制自己的影響,一直很看重高速大型驅逐艦和巡洋艦的義大利有樣學樣也宣佈退出談判。義大利退出,法國自然不會傻到去簽字。三個華盛頓締約國都不願意限制自己的巡洋艦和驅逐艦,急的麥克唐納首相破口大罵。
另一方的美國也無所謂,反正胡佛不可能在經濟剛有好轉的情況下就去發展海軍。
眼看談判即將失敗,一直表示不滿的中國代表團卻突然有條件答應簽字,條件就是拒絕將驅逐艦排水量限制在1850噸的條款。英國雖然不滿中國挑三揀四,但好歹有人給面子,所以答應中國將其巡洋艦配額調整到23萬噸。其中a類(重巡)12萬噸、b類(輕巡)11萬噸。
國內已經有4艘1。3萬噸的臺灣島級、後來又建造了4艘萬噸的武漢級,剩下2。8萬排水量只能再建2艘重巡洋艦。出於兩洋考慮,民國海軍造軍艦計劃每批次至少是4艘,所以海軍考慮再三後決定按照總統的意見,放棄繼續建造條約重巡洋艦,將配額全部分配給航母和輕巡。
得益於這些年瘋狂建造新式戰艦過程中的大量技術儲備,海軍很快就拿出方案,決定從31年起增加採購2艘四川級航母、並新建4艘湘江級萬噸輕巡洋艦、最後還將建造4艘4000噸級的新安江級快速佈雷巡洋艦,其中後8艘巡洋艦都將首次採用堆焊工藝建造。
同時,得知中國簽字後,破罐破摔的日本也稍稍鬆口氣,不久後又主觀認為中國會將新得到的噸位用於建造重巡洋艦,加上自身沒了巡洋艦約束,所以也開始醞釀造艦。但因為華盛頓海軍條約沒到期暫不能建造主力艦,加上固執的認為萬噸級輕巡洋艦是巨大浪費,所以把全部心思都放到重巡洋艦上,企圖在這個級別上徹底壓倒中美。根據這個想法,日本海軍立刻動手採購4艘最上級重巡洋艦。和歷史上用輕巡幌子偽裝不同,這回一開始就是直接是重巡洋艦。
日本選擇靠重巡壓制中國的巡洋艦群也是有道理的,因為日本國土狹窄,資源稀少,僅有幾個殖民地也產出不足,所以不可能兼顧輕巡和重巡。而且203毫米威力也比155毫米大,在主力艦暫時無力的情況下,選擇重巡洋艦作突破口很正常。日本繼續造重巡洋艦的訊息讓民國海軍內部對簽署條約束縛自己手腳的聲音逐漸高漲,連賦閒在家的薩鎮冰都被驚動,揚言要北上找楊秋“評理”。
可楊總統對軍備競賽毫無興趣,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採購的裝置和技術需要四五年時間才能磨合吸收,各項重大專案也需要儘快啟動,民生改革,產業梳理,基礎設施建設等等一大堆事,而最重要的沙特建國就在眼前,所以必須讓海軍立刻將所有主力艦回塢休整做好以防萬一的準備,甚至還要求南京號戰列艦必須在12月底前加入現役,擔負起戰鬥值班任務。
不過楊秋也不是好糊弄的,既然日本選擇在海上給自己上眼藥,那也不妨弄點東西噁心噁心他們,所以和安國樑商量後,由國民警衛隊出資買下2艘已經退役準備拆卸的聯合力量級戰列艦,然後將全部武器和多餘裝甲拆除,裝上一門85高平兩用艦炮和幾門40速射炮,又添上水炮和漁網割刀等工具,最後再裝三架水上飛機,搖身一變改成漁政巡邏船交給海岸警衛隊,用於保護漁場。
“15000噸的漁政巡邏船。。。。。。哈哈。”
福州朱紫坊的薩府內笑聲不斷,薩鎮冰捏著刊登改裝漁政船的報紙報紙哈哈大笑,讓代表楊秋來看望他的張孝準暗暗納悶,這有什好笑的?日本一堆老式戰列艦呢,這樣做只會引發跟風,所以他不怎麼歡迎這個專案。
薩鎮冰瞪他一眼,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說道:“你們陸軍懂什麼?改漁政船要先拆掉大炮和裝甲,這樣才不違反海軍條約。拆容易,可再裝就難了,耗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