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化蛇乙型攻擊機的進攻持續十五分鐘,等他們離開後,卓凡下達了進攻命令。

一時間,樹林內引擎震天,無數歸巢的倦鳥被驚得漫天飛舞。率先衝出樹林的,還是掛著大刀脾氣火爆的趙登禹和510團。112輛36主戰坦克,以標準的楔形進攻隊形散開,以連為單位向著25公里外的庫爾加森衝去。左翼是卓凡親自率領的機步師539團,右翼是波軍第十裝甲旅二團,整個衝擊隊形寬達15公里,三百多輛陸地鋼鐵猛獸,組成一個巨大的三角陣型。

“敵襲!”

當滾滾塵土從背後出現,正在奉命收縮的坦克團內陡然傳出一聲驚恐的尖叫。

叫聲,也徹底刺破了庫爾加森的幽靜。

。(未完待續。。)

第873章 屠熊的短刃(下)

伴隨著上千具引擎的轟鳴,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庫爾加森坦克戰爆發。

巴拉諾夫確實非常謹慎,即使部隊轉彎收縮準備渡河,但依然在幾個方向佈設了防線。雖然北面後背的防禦最差,但依然有一個完整的步兵團和31輛t26坦克。步兵團裡除了6門76毫米反坦克炮外,還有四門122毫米榴彈炮。當趙登禹的510團捲起泥漿出現在十公里外時,哨兵就及時發現了來自後背的偷襲。來不及挖掩體的步兵立刻借用大樹和岩石部署反坦克火力,還將122毫米榴彈炮放平,準備靠口徑抵擋坦克的衝擊。

趙登禹當然看不上這點火力,36型主戰坦克正面可以在500米內硬抗122毫米榴彈的進攻。但讓他鬱悶的是,這場期待許久的坦克大戰的第一槍,還是被空軍搶了先。

十四架從二線機場趕來的轟十率先抵達戰場,長機駕駛位上的羅軍上尉一路都在罵這種剛準備的新飛機。對於看慣了優雅外形的飛行員來說,轟10是一種很難看且操作困難的飛機。外形短粗,機頭大,機翼寬,兩臺發動機嵌入經過加固的狹長機翼內側,加上增重後的裝甲,使得它最快時速只有470公里,而且為滿足大載彈量和裝甲防護,幾乎所有內部空間都被用於加固和提升彈藥載荷,這導致四人機組必須擠在狹窄空間內,最大航程也不足1600公里,滿載最大作戰半徑只有380公里。真正讓空軍下決心採購它的原因,是陸軍對化蛇乙戰鬥攻擊機詬病很大,載彈量不足,無法長時間滯空支援等等。在化蛇戰鬥機已經沒有潛力改進的情況下,空軍才採購了這種雙發短距前線支援機。

轟10雖然不被空軍重視,但對陸軍來說卻滿足了短距離前線支援。並擁有較長滯空和大載彈量等要求。尤其是它的雙聯複合掛架,被認為是戰爭開始後空軍最大技術創新。抵達戰區後,羅軍收到了範少伯要求先炸架橋和浮渡裝置的引導訊號,於是停止牢騷,在河道上空大轉彎後,降低高度沿著河道向庫爾加森衝來。

“開炮!開炮!”親自監督架橋的政委急的親自衝上防空卡車,指揮高炮對空射擊。

還沒從後背突然冒出敵軍坦克的震驚中清醒過來,巴拉諾夫少將就不得不先應付空中威脅,攜帶的車載7。62毫米防空機槍和37毫米高炮立刻灑出密密麻麻的彈雨。但除了要小心37毫米高炮直接命中外,轟10底部裝甲對7。62毫米高射機槍完全免疫。所以羅軍很快降低到800米,對準正在架設的第一道浮橋。當細線般的浮橋和進入準心後,手指輕輕一扣。

兩兩一組的火箭彈從機翼下噴灑而出,雖然對地火箭彈的命中精度不是很高,但依仗皮糙肉厚降低高度的轟10為擊中目標提高了機率。等羅軍第五次扣下扳機,正在架設的浮橋上暴起數團火球,整個橋體從中間斷成兩截。炸斷第一道浮橋後,羅軍已經失去高度,所以他並沒有繼續貪功而是先拉起飛機。轉個彎後去對付庫爾加森的蘇軍主力,將後面的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