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時候,趙國慶在高興業的酒樓開了五桌。

主要是宴請在商會的那些朋友,還有就是前陣子給他裝修的那些工人,以及自己店裡的一些售貨員等,還有從服裝廠那邊請來的師傅,以及從老家過去的人。

王成趙二他們都在。

因為趙國慶覺得還沒出正月,自己剛好請大家都聚聚。

也算是一種感謝。

高興業的酒樓是新開的,裡面消費不低,但是對於現在的趙國慶來說,己經不算啥了。

特別是江邊這兩個面積大的專賣店開起來。

以後,他基本上不會為錢發愁了,因為這些店鋪都在源源不斷的為他掙錢。

只要他不作死,不走邪路,正常吃喝根本就花不完了。

當初夏若蘭給他留的信,也讓趙國慶有些感慨,掙錢之餘改變了自己和家人的命運後,他也有餘力去想一想,適當的幫助一些有困難的人。

而朝陽村那些被他帶出來的村民,就算是他幫助的第一批人吧。

趙國慶忙著招呼著客人,席間商會的周光榮,對他十分讚許,就有在江城做服裝生意的老闆王泉和他商量,兩人可以合作開店或者開廠。

“我自己有一個服裝廠,己經在運轉了,開店的話,這邊是加盟的模式,專門做這兩個品牌的,王老闆要是有興趣,我們可以詳細聊一下!”

趙國慶知道這個王泉是做服裝批發的。

不過他做的種類多,男裝女裝童裝高中低檔都做。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隻要賺錢,他都做。

這年頭,做服裝行業,其實還是朝陽行業,因為隨著經濟的放開,人們對於衣服己經不滿足於穿暖。

衣服不但要穿暖和,關鍵是還得時髦漂亮好看。

王泉經營著好幾家服裝廠,有不少服裝批發的門店,他是看到趙國慶這做高檔衣服,利潤應該非常高。

偏偏生意還很好,心底就琢磨著,看能不能合作賺點錢。

但是趙國慶的要求就是加盟。

按照他店裡的一模一樣的裝修來,交一些加盟費,然後他們進行鋪貨或者店員的培訓,然後那邊會鋪貨,然後按照這個品牌的定價賣貨,他們的利潤就是靠返點,百分之三十左右。

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返點,也許對於別人來說很高。

但是王泉有些猶豫。

因為他覺得這個模式,他似乎沒自主權,連貨物的定價權利都沒有,全得聽別人的。

這,和他以前做生意的模式不一樣,大不一樣,而且他現在做的生意,其實毛利潤還是比較高的,至少也在西十左右,關鍵是走量,量很大。

量大利潤大就賺錢。

所以王泉想了想,最終還是收回了想和趙國慶合作的意向。

但是王泉不知道的是,就是這百分之三十的利潤,以後他的生意根本就達不到,因為沒有門檻,同行之間會互相殺價,互相殺利潤,最終會進入惡性迴圈。

根本就達不到像趙國慶這專賣店百分之三十的利潤。

對於王泉的退縮,趙國慶根本就沒在意。

因為現在他也不缺錢,現在要想的是怎麼花錢,讓錢給他賺錢。

人一旦路子對了順了,那賺錢就非常容易了。

對於趙國慶來說,第一個一萬很難,第一個十萬也不容易,但是第一個百萬,似乎卻不是那麼難。

江邊這兩個專賣店,租金雖然貴的嚇人,但是那客流量也真的大,生意也是特別好。

一天一個店的生意,都趕得上以前一個店鋪幹一個星期的營業額,這一點讓趙夏荷又驚又喜。

簡首有些不敢相信。

私底下她都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