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正的菩薩心腸,接下來手書“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呼應本書書名所暗藏的兩大關目,江湖幕後的神秘懸念,一路逼近,漸次披露主題。二十四字的書法中,又隱含一套上乘的武功,單傳張翠山,看得出張三丰對張翠山獨寄的厚望。
悲劇的審美雖然淬礪人性的純淨,但帶來的心靈的悸痛,又是殘忍而讓人悵然長嘆的。
張三丰不愧為真正得道之人,武當七俠若能領略他十分之一的大覺悟大智慧,也許張翠山和殷素素的悲劇便不會發生。看張三丰笑迎張翠山殷素素回來道:“不用告罪,張三丰哪有這等迂腐不能的弟子?”此話真是發人深省。為人第一不可胸襟太窄,正邪兩字,原來難分,大宗師的眼裡,哪裡還有什麼世俗的僵化定見,張三丰只是一個真正懂得了生命和宇宙秘密的慈愛的老人,他對生命的神奇真正驚歎和欣賞,對人生真正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熱望和理解。
張三丰在百歲壽宴中面臨驚重的打擊,“心如刀割”四字,寫得真是觸目驚心。而無忌也受玄冥神掌的重傷眼看不能活命,張三丰饒是修道再深,定性再強,也不免老淚縱橫,甚至想到死:“我還不如死了好!”張三丰的慈愛老人形象,寫得出色。
為救無忌,張三丰以百歲老人,開山立派大宗師之尊,竟不惜去少林寺求藥,他委曲求全,忍氣吞聲,甚至低三下四,讀之真讓人不平不忍。
趙敏派人假冒少林僧人“空相”,藉著向武當派報兇之時,向張三丰突施偷襲,讓張三丰遭受重傷。張三丰的慈祥老人的形象非常的感人。他已更加蒼老,修為更高,但還是對人生充滿熱愛和關注的熱望。他受了重傷之時,全不在意自己怎樣,反而安慰眾人,視死如歸。對形勢的認識,他很清楚,知道自己受傷之後武當難免大劫,便將自己所新創的武功“太極拳”傳授給俞岱巖,要俞岱巖忍辱負重,以接傳本派絕技為第一要義。
張無忌出手以新學的太極拳力敗趙敏手下西域少林兩個高手阿二、阿三,被眾人認出之時,張三丰喜從天降,心花怒放,真是笑得合不攏嘴。張三丰最讓人佩服的地方便是在此處,他雖是修道之人,卻全無其他出家隱士的裝模作樣的矜持。把張三丰和金大俠小說中其他少林高僧相比,就能看出他是多麼的樸素自然,仍不失赤子之心,仍有極為純粹的喜怒哀樂,他的悲哀和歡樂,都是那麼的人性和真實,並不因修道而加以虛飾。
張三丰所創“太極拳”、“太極劍”,這兩種天才創造的武學,是如此的柔和自然,圓融通貫,實在是與宇宙的規律,天地的呼吸相一致。威力最強的武功,卻純以意得,最忌用力,形神合一,陰陽調和,太極圓轉,全無稜角,威力發揮於無形,暗合了人生悟道的最高境界。文學中有一句話叫“風格即是人”,此處亦用得上。太極拳、太極劍的風格,正是張三丰隨和、謙厚、樸素自然的風格,是毫無心機、平易近人的風格。
張三丰:最讓人有好感的老人家(2)
十大高人上榜人物中,張三丰排名第六。
。。
覺遠: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排名第五
武功:★ ★ ★ ★ ★
智商:★ ★ ★
情商:★ ★
高人指數:★ ★ ★ ★
攻擊力:★ ★ ★
華山之巔劍已論定,忽又出現一個不知來歷的絕世高手覺遠和尚。
楊過吃了一驚,讀者也吃了一驚。
要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草莽中還埋藏著多少異士奇人?切不可將天下無名英雄小看。
《九陰真經》之後,忽又有《九陽真經》,奇正相生,陰陽相合,眼前天地豁然一片開朗,又是一種境界,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