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練多年;方才有百步穿楊之能。”
一旁的吳六彷彿有意活絡氣氛;便笑著說道:“雖說李十二的箭術了得;但相比他的劍術;那便是小巫見大巫了。他的劍術通達;此前遊歷各方;若有宵小覬覦;無不是三兩下便輕而易舉打發了。不過比起他的劍術;卻又是他的文采更出眾。當初蘇相公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的時候;李十二曾經前去拜謁;那時候就連蘇相公也嘖嘖稱奇;勉他好好向學。只可惜新任綿州趙使君竟是刻意留難;甚至連解試的機會都不給李十二”
說著說著;他自己都不知不覺拐到了這件令人激憤的事情上;等說完了方才感到幾分悔意。他自己雖也是蜀中才子;可因為家世不顯;一樣是yu求解送而不可得;更不要說到長安一會天下才俊。於是;他歉意地對杜士儀拱了拱手;見友人彷彿專心致志地烤著大雁;他突然想起剛剛那驛丞劉十三輕而易舉就被杜士儀逼退;他不禁好奇地問道:“對了;還未請教這位杜郎君名諱?”
杜士儀也無意隱瞞兩人;當即笑道:“京兆杜陵杜十九。”
此話一出;正忙活著烤大雁的李十二郎登時抬起了頭;而吳六則是立刻瞪大了眼睛;失聲驚呼拍了拍腦袋道:“你就是新任成都令杜十九郎?果然……這天下姓杜又這般年輕;能夠把那劉十三給直接轟跑的;又正好路過綿州的杜十九郎還能有誰?”
“原來你便是京兆杜陵杜十九郎。”李十二郎此刻再也不看火堆上那隻油脂四溢噴香撲鼻的烤大雁;盯著杜士儀端詳了好一會兒;他方才笑了起來;“從前只聞其名不見其人;今天真的見著了;卻不想也是饕餮食客;我這隻烤大雁算是遇到知音人了在下祖籍隴西;現居綿州;從前在家中排行十二;故而人稱李十二郎;單名一個白字。”
他這話說完;就只見杜士儀險些沒把眼珠子瞪出來;心裡頓時好不詫異。他身邊的吳六和始終侍立一側的赤畢;也都看見了杜士儀那倒吸一口涼氣的表情;一時異常納悶。好在杜士儀如今名人見得多了;今次只是沒往那上頭去想;驚愕過後便趕緊給自己找了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怪道我一見李十二郎就覺得氣度風儀不凡;原來是蘇尚書曾經提到過的天才英麗;下筆不休的蜀中奇才。”
弱冠往謁當時罷相的蘇;便能得到那樣的讚賞和評價;這一直都是李白心頭最得意的事。然而;別計程車子無論出身世家還是寒素;畢竟家世清白;求取解送抑或是參加制科都容易得很;甚至於世家大族子弟;只要在京城周遊於權貴之中揚名;進而博取公薦就能在科場折桂;可單單出身這一點;就足以⊥他難以走旁人那條路。因而;杜士儀此刻沿用了蘇當年的讚譽;頓時讓他喜上眉梢;大起知己之感。
“咳……郎君;火上的大雁要烤焦了”
赤畢這一聲咳嗽和提醒;頓時讓心頭感覺奇異的杜士儀回過了神;而李白也當即扭頭去看篝火;一時再顧不得說話;慌忙手忙腳亂地去翻動著這自己難得shè到的獵物。反倒是吳六終於逮到了機會;熱絡而不失恭敬地說道:“杜郎君;我是劍州吳指南吳六郎;早就聽說過杜郎君赫赫聲名;不意想竟然能夠在這裡遇上。說來也巧;過幾ri我和李十二正好要往成都去;不知能否和杜郎君同行?”
“這何用問;既然同路;同行不是多個伴?只我明ri就要啟程;你們若是ri程不便;到了成都再來找我也不妨”
李白手中忙著烤制大雁;可杜士儀的話他卻聽得清清楚楚。儘管他們都是尚未取得功名的白身;杜士儀卻已經入仕三年有餘;如今更是即將為成都一縣父母;卻依舊如此平易近人;他不禁更生好感;口中當即說道:“我孑然一身;吳六如今也不過客居此地;何時啟程都無所謂。綿州到成都這一條路;我走過多次了;正好可為杜郎君嚮導”
這邊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