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就嘲諷了一句。

“喂,你別以為你是杜大帥的巡官,這次又奉命監軍,我就得對你恭恭敬敬的!我又沒點名讓你隨行!”

“不就是杜大帥擔心你年輕氣盛,這才讓我跟隨看著一點?”

副將和監軍你眼瞪我眼,彷彿一言不合就要大打出手,四面的其他隨從親兵不禁面面相覷,無不覺得此行堪憂。那些湊出來的蕃兵已經夠愁人了,僕固懷恩和來瑱動不動就是這副針鋒相對的光景,所幸主將郭子儀擅長調和,否則這一路上都不知道該怎麼走!現如今郭子儀去了那些昭武蕃兵之中安撫,沒人調和兩人,不會真的打起來吧?

眾目睽睽之下,僕固懷恩和來瑱彼此互瞪了好一會兒,最終僕固懷恩便沒好氣地說道:“我回去照看我那些兵馬了!”

見僕固懷恩轉身就走,來瑱也不吭聲,等對方消失在了夜色中,他方才開口說道:“夜間哨探應該都已經安排好了,但如今雖已春日,仍是長夜天寒,郭將軍既然已經託付了我,事不宜遲,把這篝火滅了,各位隨我再去巡視一圈。”

一場小紛爭最終得以消弭,而郭子儀也已經來到了那些蕃兵駐紮之處。他剛剛在小丘上俯瞰,就瞧出了這些出自各個胡酋的兵馬在駐紮之時,赫然也是涇渭分明,其中康姓和石姓何姓兵馬最多,蓋因這三部胡酋當初湊出兵馬就最多。至於其他那些小部族的兵馬,則是散落在外圍,稀稀拉拉的篝火已經都只剩下了零星的火星。於是,郭子儀棄康、石、何三姓兵馬不顧,徑直來到了這處蕃兵宿營地中的西北角。

儘管倉促被挑選出徵,但胡人素來熟悉了馬背上打仗的日子,值夜的人卻也警惕。郭子儀一行尚還隔著很遠,就聽到一陣低低的呼哨聲,很快,就有一隊兵馬迎上前來,一看到頭前的郭子儀,立時有人點起火炬,施禮問道:“郭將軍是來巡查的?”

“不是巡查,只是已經行進了數百里,又渡過了黃河,軍中上下不免辛苦,所以我特來看看,若有什麼短缺的,也好想辦法。”

換成僕固懷恩或是來瑱,這種話就算要說肯定也是**的,不會如此軟和。而郭子儀語氣溫和,態度誠懇,那值夜的蕃兵聽了自覺安心,剛剛開口那為首的人也不知不覺放下了心來,遂開口說道:“那我這就帶郭將軍去見幾位將頭。”

當郭子儀幾人跟著這一行蕃兵來到了背陰處的篝火旁時,就只聽有人扯開嗓門用突厥語怒喝了一句。

“各部才剛剛湊了我們這些人來靈州,就碰到這樣一場戰事。經略軍中那麼多人不派,卻挑了咱們上陣,難道不是讓咱們來送死填人命的?”

第850章 激將法

儘管強盛一時的東西突厥在太宗李世民期間被打得狼狽萬分,東突厥甚至一度消亡,但自從高宗年間默啜崛起重整東突厥,西突厥中的一部突騎施又一度強盛,故而從西域到漠北,突厥語都是最通用的語言,其流行程度和大唐官方語言漢語不相上下。

昭武九姓雖是粟特人,但除卻在蔥嶺以西的康國等一些小國之外,流散在外的多數都會說突厥語,甚至在日常交流的時候,突厥語也比粟特語用得更多。而且,如今這些蕃兵大多都算不上純正的粟特人了,因百多年來遊離在突厥和大唐之間,不少人身上都有突厥的血統。所以此刻在爭執之際,自然而然就都是用的突厥語。

有人直指此次出征是送命,附和的固然有兩三個,但也有人不服氣地說道:“這是杜大帥上任以來的第一仗,他大力提拔的郭子儀和僕固懷恩分別為正副將,而那個來瑱聽說是安西四鎮節度使來大帥的兒子,如果是送死,怎麼會派他們領兵出征?”

“他們自然不是來送死的,送死的是我們!”最開始說話的那個漢子鬍鬚微蜷,髮色棕黑,高鼻深目,五官仍然有鮮明的粟特人特徵。他姓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