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高門大戶人家心疼十幾歲就夭折的兒女,將來尋時機找個嗣子寫上族譜延續香火,也不是沒有先例的;這個事兒他私下與姐夫万俟軒打聽過,万俟軒還給他講過幾個例子,只是輪到他真正要開口的時候,總是差著臨門一腳

如此更別提去寧州落戶的事兒了……

這一日老太君又差人來請他和姐姐去陪著說話,往內宅走的時候,長終於鼓起勇氣——今天無論如何,也要尋找時機跟外祖母提一提吧?

葉蕙說的好,張嘴三分利,不給也夠本,有棗沒棗打三杆子再說;雖然將外祖母比喻成棗樹似乎有點不孝的意思,可該爭取的還是要爭痊這個路數是正確無比的

好,就這麼幹長握了握拳鼓勵著自己,便跟在出來迎他的丫頭身後進了老太君的廳堂;進去後瞧見姐姐比他早到,正陪著外祖母說話喝茶,忙上前請安問好

當初他們這一行才回到家,老太君只顧得抱著顧伯蘭痛哭了,常七太太一直到第二日才將葉家一行跟她回稟;老太君委實沒想到這小門小戶真是小到那種程度,就算常家哪個沒落的旁支也比葉家強些,不過想到外孫兒喜歡,當時也未置可否

常七太太為此還在私下裡跟常七老爺抱怨過老太君張口一句話,就打發他們夫婦倆跑了大老遠的路,如今他們盡職盡責的辦好差事回來了,卻連半句好話都不曾聽見……

常七老爺還是挺尊重自己親孃的,可是媳婦也是明媒正娶的媳婦,還給他生了一兒一女,只能抹稀泥一般安撫自家媳婦,說母親心中自有定論;且不論葉家姑娘沒除服,自家也是尚在孝期呢,哪有大張旗鼓給孩子們論婚事的?

常七太太聞言便有些懊惱——她在寧州與葉家太太商談的時候,竟然將公公的孝期給忘了,還說什麼等葉家除了服,便可以正式下定禮?這若是叫有心人知道了,豈不是說她將長當成外人了,連外祖父的孝都不用守?

想通了這個,常七太太委實不敢再提了,接下來萬事都看老太君就罷了

如今常老太君見一對外孫外孫女都來齊了,便示意黃媽媽帶著丫頭們外頭做活去,屋裡不用留人伺候了;長情知外祖母這是有私房話要與他們姐弟講,立刻將方才的躍躍欲試按捺了,等著她先開口

“蘭兒艾你跟外祖母說實話,那個寧州的葉家姑娘,當真有你七舅母說得那麼好麼?莫不是你兄弟早跟你七舅舅七舅母商議好了,一起來騙我這個老婆子?”老太君張口就直接進了正題,還選了顧伯蘭下手

顧伯蘭聞言忙抬頭看長;老太君微嗔:“你莫看他,你怎麼想的就怎麼說!雖說定親這種事兒,若是小兒女間兩情相悅是最好不過的,可也不能只看兩情相悅不是?”

“我聽你們七舅母說,那葉家姑娘家里人口很簡單♀倒比那些盤根錯節亂七八糟的家家兒強出不少,不用我的你兄弟娶了那姑娘,就成了給人家駕轅拉磨的苦力,也不用的他岳丈家狗仗人勢,藉著他這個姑爺的名兒,來咱們常家要官要錢”

“可那姑娘的性子一定得好!她可以什麼都沒有,可她必須配做你兄弟的賢內助,否則我死了也閉不上眼!”

**

謝謝戥逸的打賞╭(╯3╰╮(,

第一百八十三章 答應

顧伯蘭本來被老太君大張旗鼓的架勢嚇到了,還以為兄弟與葉蕙的婚事過不了外祖母這一關,如今聽得外祖母只是怕葉蕙拿不起個兒來,渾身繃緊的勁兒頓時鬆懈下來

“蘭兒與葉姑娘只見過寥寥數面,實在不敢將話說得太滿,”顧伯蘭笑回道:“可蘭兒夫家的三伯母屢屢將葉姑娘掛在嘴上,蘭兒是不止一次聽說了”

“外祖母如此看重長生的婚事,不如蘭兒將素日裡的耳聞給外祖母學著聽聽?”

且不論葉蕙當真是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