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案結合,脈象變化,組成藥方,並且註明功能主治之症,日後給病人號脈之後,有《方劑學》裡面同樣的脈象,只需根據我撰寫《方劑學》裡面的藥方,進行開方或是加減藥材就行。”前兩日黃紫蘇早就想好撰寫第四本醫書的內容,她也和她爺爺說了大概。

在現代,方劑學是研究治法與方劑配伍規律及臨床運用的一門學科,專門研究藥物配伍與提高臨床療效的學科,是中醫藥學各類專業必修的基礎課程。

方劑學在辨證審因,確定治法的基礎上,按照組方原則,選擇恰當的藥物合理配伍,酌定合適的劑量、劑型、用法。

能夠讓學徒更好快速的入手開方。

更重要的是,黃紫蘇後續還會根據她的記憶,撰寫前世比較經典醫學著作比如《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等醫書。

然而《方劑學》是溝通《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等中醫基礎和臨床學科的橋樑課程,學好方劑學就能為學好中醫各科學科打下堅實基礎。

學好了《方劑學》是“博採眾方“,學好不同醫家學派醫方及其學術思想的基礎,是中醫臨床各家辨證、立法、遣藥、組方的基礎。

是正確進行中醫臨床辨證論治的前提。對《方劑學》課程作用和意義的揭示,有助於加深學生對《方劑學》重要性的認識,對學好《方劑學》及中醫各專業課程等具有重要意義。

所以,《方劑學》也是這群學徒必學的一門科目。

《方劑學》裡面劑型雖多,但是藥方只有三百餘張,黃紫蘇估摸著,她大概兩個月就能夠撰寫排版、裝訂成冊。

“要是按照蘇蘇你這麼說的話,就算我們這些出師的大夫,學全你撰寫的《方劑學》後,只需要有《方劑學》裡面相同病症的脈象,就可以照本宣科按照《方劑學》裡面的藥方開方。

這麼一來,就大大的提高了看病時間,要是在某些時候,這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的。”黃藥子想明白了這點後,他雙目一亮,一臉的喜色道。

“話也可以這麼說了。”黃紫蘇也沒反對的點了點頭。

“蘇蘇寫完的第三本醫書我還沒看著,現在我就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蘇蘇撰寫的第四本醫書了。”一旁的黃芩也跟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