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家,安排他們前往各個實驗中心和工廠,爭分奪秒抓緊一切時間。。

要知道這次的3010計劃和以往的萊茵蘭、戰列艦等科技類計劃截然不同,包括核能和計算機等很多高機密專案都徹底摒棄外國專家,用楊秋在大會上的話來說,這是民國建立以來第一次真正地“自力更生”,能否擺脫國外技術柺杖在此一舉!

這倒不是他不想借用國外先進技術,而是有些專案實在不能曝光。但這樣做也是有很大風險的,畢竟科學技術不是武器裝備。資料機的存在只要確保製造能力、材料和冶金等幾個方面條件滿足,就能造出領先世界的裝備,連設計費都節省不少。可科技突破卻需要長年累月的積攢,而且什麼時候能突破帶有很大的偶然性,或許5年後核彈滿天飛,或許美國曼哈頓爆炸自己都沒過那關。

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3010計劃其實比平行世界中的共和國兩彈一星還要困難,很多技術目前完全是空白,就像剛到手的重水,還有核裂變方程式等等。即使已經成功的重水,從發現到實驗室提煉再到工業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不管怎麼說,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科學計劃,3010計劃可以說集合了國家能拿出來的全部技術力量,既有國家級別的核能、農業、計算機、航空航天,也有獲得國家人才和資金保障的電子、冶金、發動機、應力等等民營企業參與的領域。

更重要的是,3010計劃看似只是科技攻關,但潛在的商業價值卻很大。就比如呂碧城投資的上海全球通電子公司,負責的就是金屬電子管技術。這項技術是楊秋從資料機中的蘇聯米格25戰鬥機雷達圖紙上發現的,眾所周知蘇聯由於不相信電晶體。所以專攻電子管,而米格25的雷達採用的就是這種金屬管,其散熱效率和穩定性比目前的電子管要高很多,技術上也並非高的離譜。

一旦完成,這種新型金屬電子管勢必會對世界電子管技術造成強大沖擊,按照技術員的計算,成功後就是數千萬美元的商業收入。至於聯想公司的電晶體技術,更是未來電子技術的基石。利潤很可能高達數十億美元!所以3010計劃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補充計劃。

就在3010計劃開始的同時,另一項計劃關乎國家未來能源和戰略的大計劃也終於揭開帷幕。

1931年西曆新年在蕭條中漸漸到來,深重的經濟危機和動盪卻讓世界各國都放棄了慶祝活動。美國經濟終於有了些起色,但破產和倒閉的聲音依然時不時響起。歐洲的嚴冬中無數人裹著破棉襖,守在救濟所門口。只有蘇聯借經濟危機和各國套現的機會,迎來了建國後最好的一段時期。斯大林大刀闊斧追趕搞工業化的腳步依舊火熱。

在亞洲,日本遭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暴風雪,經濟下滑和嚴寒讓數百萬人無家可歸,為此日本政府不得不再次祭起移民招數,向新幾內亞增加移民數量,但租借期至1940年的絞索,卻讓日本高層無時無刻不擔心英國和澳大利亞會收回新幾內亞,焦慮的氣氛愈加濃烈。

中國北方同樣風雪連天,從1930年年初起的自然災害繼續肆虐。但在災害下,希望和夢想卻越來越燙。楊秋出訪後大量的美國技術員和工程師遠渡重洋來到遠東,他們的身影開始出現在工廠、實驗室,大學、電站、水利等等專案上。連那些響噹噹的老牌工業集團也都趁機吸納人員,裁撤大批低價值專案、將機器裝置更新換代。

進入30年代後,世界的腳步因為危機一下放慢很多,這也給了中蘇迎頭追趕的良機,藉此機會各國都開始努力調整。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地方卻歡聲雷動。利雅得的街頭成了歡樂海洋。瑪斯瑪克城堡充滿笑語。此時此刻所有人都知道,一個新國家即將進入世界大家庭。

即使早就達成協議承認沙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