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視線之中。
梁晨的眉毛挑了挑,很明顯,螢幕上播放的東西,都是經過‘精挑細選’之後的產物。著重描述了縱火案造成的嚴重後果和惡劣影響,著重表明現了市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著重強調了市公安機關神速破案經歷。其中有不少筆墨粉飾在他這個負責案件調查的副局長身上,但對此,梁晨感受不到半點榮譽和自豪,他只覺得,噁心!是的,噁心!
“由於縱火案影片證據的外洩,使得縱火案成為網上議論的熱點。不少網民對於案件的調查結果持懷疑態度,進而發表過激言論,現在這股風波可謂是愈演愈烈!王教授,請問您對這個情況是怎麼看的?”張辛欣也是得電臺領導的叮囑,務必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淡化梁晨的存在,儘量將所有問題全都拋到兩位教授身上。
“咱們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網路化的時代,根據最新資料調查顯示,我國網民的數量已超過四億。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王教授捧了下眼鏡,侃侃而談道:“透過網路,網民可以更迅速地知曉,跟進某些新聞事件,並可以更方便的發表自己的看法,由此形成了一種龐大的,不容忽視的社會輿論力量!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民意的表達!”
“實際上,從這些年來的一些熱點新聞事件中,我們就可以發現,網民的輿論效應,越來越多地衝擊著司法審判結果。受這種輿論效應的影響,某些地方政府往往被迫‘順從’民意,強令當地司法機關按照‘民意’做出最終判決結果,以求儘快平息事端。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司法向民意的妥協!由此,嚴重干擾了司法公正,這顯然有悖於國家依法治國的方針!”
在王教授的話告一段落之後,人民公安大學的梅教授點頭介面道:“我同意王教授的看法。法律的公正性,決定了它不可以受任何人意志的干擾和影響。誠然,司法的審判和結果需要接受輿論的監督,但同時,也要避免網民的過激言論影響司法的獨立性。現在網民們的通病就是,習慣於將事件複雜化,陰謀化。一個普普通通的刑事案件,在經過謠言傳播之後,就會被大部分網民深信不疑,從而導致情緒激化,形成與事實相違的輿論風向……!”
在兩位教授都發表完各自的見解之後,張辛欣心裡猶豫了一下,然後才向梁晨問了句:“梁局長對此又有什麼看法!”
“首先我必須強調一下,做為縱火案調查的負責人,我從來沒說過,也從來沒表達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這樣的意思!”梁晨面無表情地回答道:“至於看法,我覺得有一句話說的很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話音剛落,整個演播廳裡頓時響起一陣輕微的譁聲。被‘請’來的‘觀眾’們真沒想到,這位年輕副局長的脾氣竟然這麼倔這麼硬,在鏡頭之前公然表明了不合作的態度。
女主持人張辛欣漂亮的臉蛋上閃過一絲慌亂,她有些懊悔於自己的多嘴,但話又說回來了,既然是都是現場嘉賓,她也不可能從頭到尾把人家梁局長晾在一邊當擺設啊!怎麼也要問上一句兩句的,可誰想到這位梁局長這麼刺頭兒呢!
“呵呵,梁局長似乎有不同的看法!下面,讓我們再看下大螢幕!”張辛欣連忙把場往回圓,她心裡安慰自己,沒事沒事,這段剪掉就好了!
接下來播放的,是何俊痛哭流涕,何百強痛心自責的畫面。女主持人張辛欣又向兩位教授提問了:“梅教授,您覺得何俊包庇兇手鄭虎的動機是什麼?”
“我認為,何俊心理活動主要是恐懼!這個恐懼,不單源於兇手鄭虎的威脅,更重要的是,他害怕因為牽扯到縱火案之中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無盡的麻煩!他一邊想逃避,一邊又受著良心的譴責,在這樣一個矛盾心態中苦苦掙扎,最終他選擇了一條錯誤的道路!從何俊身上,我們能看到一種很典型的東西,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