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類稅種。一則是農稅,二則是商稅,三則是厘金。農稅廢除宋制所有苛捐雜稅,一應田地皆按所出產量,以十一稅率交割,交割時以實物、銀錢交割均可,交割所耗錢糧不由農戶承應,皆有藩鎮負擔。攤丁入畝,滋生人口,永不加賦。”

此言一出,朱武等人都是吃了一驚,朱武道:“其餘苛捐雜稅都免了,便連人頭稅也免了?”三娘頷首道:“自秦以來,歷代均有人頭稅或類人頭稅的稅制,此種稅收不利均衡平富,富家人口眾多,所出稅金,九牛一毛,而貧苦人家,若是人口一多,便負擔不起,以至於在戶口清查時,多有人口瞞報之事。去了丁口人頭稅後,貧民百姓是歡喜的。”

黃文炳插口道:“此舉有利於滋生人口,人多了,什麼事都好做。”三娘暗暗點頭,在宋朝這個時代,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人力是國力的唯一標準,有了人口,就有多的錢糧、兵員,至於能不能養活這麼多人口?宋朝土地開墾面積只是清朝的一半,大片荒地還等著開墾呢,完全不必擔心。(未完待續。)

第九十章攤丁入畝滋人口 穀賤傷農公均田

便在屋內,盧俊義、公孫勝、朱武暗自思忖這取消人頭稅的利弊,末了朱武道:“這人頭稅去了也好,便在華西之時,華州一地每年進項稅賦之內,人頭稅歷來都未曾徵齊過,便是徵齊了,也並非華州稅賦最大進項。想華州一地,這些年內,田賦、商稅所得便佔全數賦稅十之七八,人頭稅不過十之一二,便是去了,於賦稅之上,也並無多少關礙。”

公孫勝也頷首道:“正是,去了人頭稅便會滋生人丁,人丁多了,所需商貨必然而多,商貿自然繁榮起來,商稅上便可彌補。”

三娘笑道:“正是這話,既然如此,這取消人頭稅便定了,其餘苛捐雜稅一併去了。”隨後三娘示意黃文炳繼續,黃文炳清清嗓子續道:“商稅之內,於本路州縣之內商賈,取消厘金,所徵商稅皆按宋制辦理,而本路州縣外商賈,則還需繳納厘金。”

宋朝的商稅已經非常完備,買賣交易稅,商品流通稅,布帛、什器、香藥、寶貨、莊田、店宅、馬牛及茶鹽之類。其中莊田、店宅、馬牛等在典質買賣之際課以契稅,同時徵收住稅。此外,課商稅的物品還有金、銀、什器,但對商賈的緡錢不課稅。此前梁山徵收厘金,只因那時候還不是做官的,要收商稅就只有搬出厘金來。如今都已經招安了,自然恢復宋制商稅。有宋一代,商稅便為國家賦稅之重,所定類目,所收款項,所定稅率,皆十分完備,倒也不必改動,直接拿來用便是,只不過對山東路以外的商賈需收取厘金。只因一旦恢復宋制商稅,山東路外其他州縣商賈若是已經繳納了過稅,拿著稅引到了山東路,山東路自然不能再收過稅,這般會流失不少商稅,因此對山東路外商賈加收厘金,而承認過稅稅引,便是一種變通之法。

恢復宋制商稅,並無不可,盧俊義道:“恢復朝廷原來商稅,取消厘金,乃順應大勢,並無不妥。”其餘公孫勝、朱武等也無意見,這條也算過了。

黃文炳續道:“第三便是厘金,恢復宋制商稅後,厘金改為對外商貿方才徵收,但凡外來商賈不論又無在其他州縣繳納過稅,皆要收取厘金,此款對於海外商貿亦是如此。”三娘道:“山東登萊等地,多有商民與海外商貿的,遼國、渤海、扶桑等也多有外商來商貿,這些海外商賈皆按厘金徵收商稅之外,海外商貨在各州縣流通時,一併徵收其他商稅。相反我州縣商賈出賣商貨於國外的,只交出口厘金,國內其他商稅則一律免除。”

盧俊義是商賈出身,一聽便明白了,頷首道:“師妹此舉,乃是教國外商貨在我之內難於售賣,而我產商貨則易於出售國外。”三娘笑道:“正是,這種做法叫做貿易壁壘,是讓我們賺別人的錢容易,別人想賺我們的錢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