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我認為可以。”
“葡萄牙人在東帝汶有金礦和蔗糖工廠,哪裡還有很多橡膠園,非常適合稻米和糧食種植!”
“很好,但是。。。。。。。”永田鐵山一擺手,停止大家的討論:“楊秋還有幾個月就要上臺,這個時候他肯定面臨英米等國開放進口的巨大壓力,如果我們動手恐怕他也會用戰爭來轉移視線。”
“那就等一等,等他上臺後接觸一下,我認為在南方我們和他之間有共同的利益。”土肥原賢二聲音幽幽。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642章 開始燒錢
永田鐵山沒說錯,楊秋現在很忙。;!
突然停止進口除資源外的一切商品在國際上引起連鎖反應,首先就是來自英法美三國的外交壓力。其次因各國最看好的中國市場突然封閉,加之美國從世界各地瘋狂抽回投資,導致原來情況較好的英法也開始受波及,而受美元控制最多的日德兩國更是陷入破產狂潮。
各國一邊向中國施壓希望擴大出口,一邊也展開積極自救行動,試圖把危機擋在外面。
在黎元洪簽署總統令後第三天,英國宣佈停止進口中國57種商品作為報復,但清單中撇開了航空、蠶絲、鎢礦、桐油等商品,前者是因為各國希望搞清楚神秘的中國航空製造能力,後者是歐洲缺乏的戰略物資,輕易不敢停止進口。此外,英國政府還宣佈停止一切白銀黃金交易,禁止金銀輸出,取消金本位,並將關稅提高到歷史最高水平。
英國的這種做法為各國世界性貿易壁壘開了個壞頭,不久後法國也開始執行類似政策,兩國利用其龐大地殖民地為靠山試圖避開危機,同時兩國還紛紛加大對蘇出口力度,搶奪本就稀少的世界貿易資源,這個結果直接導致市場狹小的日德兩國陷入崩潰!
到1930年2月,經濟危機已經無法挽救。所有人都只能眼睜睜看著本國經濟下滑。短短大半年美國股市蒸發掉500億美元,全國三分之二家庭一夜赤貧,數萬家企業宣佈破產,失業人口暴增至650萬!其它家國同樣不好受,德國失業人口370萬,法國200萬,英國130萬。日本113萬,義大利110萬,中國65萬。
雖然大家對首次出現的失業和經濟危機都感覺緊張。因為他們從來沒經歷過,但楊秋卻堅定地借危機實施產業改革,堅定拋售那些非重要領域的國有工廠。即使導致失業也在所不惜。
1930年1月底,民國總統府、總理府、議會和中央各部門已經搬遷至北京,冷清了19年的北京城再次喧囂。各國駐華機構也緊隨其後搬遷過來,南京則交還給江蘇政府,至於原來的中央產業除了有紀念價值的外,其餘也都被拍賣出售回籠資金。
新總統府比南京大好幾倍,典雅的東方園林風格讓正被全國上下指責的黎元洪稍微舒服了些。鍋爐暖氣透過管道送上二樓,讓小書房內溫暖如春,民國三位最高領導人圍爐而坐。王正廷也抱著檔案坐在旁邊,他能坐在這裡本身就說明很多問題。
連黎元洪都看一眼他。才扭頭道:“辰華,我聽說美國大使光這月就去你府上七八次,他沒罵娘吧?”
“呵呵。。。。。。。”
話音剛落,胡惟德就忍不住笑了起來。禁止進口商品後美國無疑是最急的,所以光這月納爾遜詹森已經數次登門“拜訪”。而且一次還比一次間隔短。偏偏楊秋至今咬緊嘴巴,態度模稜兩可,讓美國方面愈加心焦。
楊秋不以為然,端起茶杯吹口氣:“他急他的,我做我的,我們又不是善財童子。經濟危機已經沒救了。照現在的情形看沒三五年別想恢復,這個窟窿就算我們想填也填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