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驚呼後,所有人都看到了這邊,楊秋也只能輕咳一聲,慢慢抽出了雙臂。
這時兩女才發現自己居然不知不覺抱著人家了,俏臉血紅連忙躲到邊上,兩雙美眸先在楊秋身上停留一會,又互相對視一眼迅速分開。還好飛機很快開始降落,大家的注意力又被它們吸引,兩女才免去尷尬故意和楊秋拉的遠遠地。
鼓勵了一番飛行員和機械師後,楊秋又叮囑張文景加速建造重慶航校和飛行實驗廠,爭取早日建造出自己的飛機。馮如等人一聽說航空學院和飛機廠的撥款每年至少保證一百萬後,更是激動地差點想再飛幾次。
楊秋招招手叫來了一位警衛連少尉,介紹道:“這是邱明,是我警衛連裡最忠誠的軍官,他將負責組建專門的保安力量來保護你們的工作。”
馮如等人很奇怪,造飛機要什麼保安隊?還以為不相信他們,問道:“巡使,重慶遠離中原,足可避人耳目。再說我們都是一心為國造飛機,為何你不相信我們?”
“九如兄誤會了,他可不是派去監視你們的。”楊秋哈哈一笑,讓雷猛拿來一個大箱子,開啟箱子後是上千張已經沖洗好的放大黑白照片。他從裡面拿出一張,揮手驅散了眾人後,才壓低聲音說道:“這是我從英德法三國搞到的絕密飛機發展計劃資料,這上面全都是他們正在秘密研製的發動機技術和新式飛機圖紙,邱明的任務是保護這些東西不能落到你們以外的人手中!”…;
馮如和大家驚訝的傳看起照片來,可越看就越覺得不可思議!星式發動機,直列式發動機,可以飛上6000米高的250馬力飛機,還有航空用機槍和炸彈。。。。。。等等,簡直就是一座飛行寶庫!老天爺,他不會把英德法等國的航空絕密資料庫全般回來了吧?!
其實這根本是楊秋的忽悠人的事情,自從上次交易後他就一直在為複製圖紙犯愁,偶然間見到戴天仇拿照相機拍報紙上的新聞,頓時想起了微縮攝像技術,立刻向德國採購了三臺微型照相機和大量膠捲,然後用翻拍的辦法複製下資料機中圖紙和技術資料。雖然是黑白照片,但自己和圖紙都還算清晰,不過為了不太驚世駭俗,同時考慮到實際能力,這次拿出來的資料全都是截止一戰中出現的各類技術圖紙,主要是為打好航空基礎而不是拔苗助長。
他深知一款好發動機就能造就一款名機,所以著重告誡馮如等人不要急功近利,要穩紮穩打先解決發動機。根據他的建議,西南航空學院和西南航空研究所在這個小小的簡陋機棚內被定了下來。根據計劃,航空研究所將分為四個研究組,還將建造至少三個航空風洞實驗室。同時研究星式發動機,直列發動機、空氣動力和機械操控技術。
看過這些照片資料後,馮如等人立刻明白楊秋在航空上絕非心血來潮,也提出了大量建議,比如繼續派人前往歐美深造機械和航空技術,透過致公堂招攬留學國外的華人子弟,還希望能從目前的奧匈帝國技術專家中挑選二十位這類人才加入他們。
前兩個條件楊秋立刻同意了,後面這個他也沒拒絕。最近這批奧匈技術專家基本都心定了下來,在豐厚金錢和優厚待遇下很多人都已經進入了工作崗位,而且楊秋不僅開始陸續接他們的家屬來相聚,還讓他們寫信帶回國招攬願意來華的技術人才,同時還秘密聯絡了奧匈帝國官員,塞了50萬美元好處費,再次從奧匈帝國龐大的政治犯中招攬技術工人和專家。
見識了政治犯這個途徑後,他也沒忘記另一個政治犯多到擠爆監獄的國家,透過回國的哈坎聯絡上了幾位俄國海軍高官,用賄賂和收買的辦法招攬聖彼得堡的技術專家們,尤其是化工、機械、軍工三大類政治犯人才很多被塞上船秘密轉來這裡。直至1914年,這種螞蟻搬家式的招攬為他帶來了兩千多技術專家,再加上他們的家人,足足有六千人來到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