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益,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英吉利的海軍依舊強大,與其在不熟悉的海上爭奪利益,不如先撂倒沙俄,吃上一頓好的再說其他。
英吉利這邊如今也是極為無奈的,最好的選擇,就是放棄陸軍,海軍撤退或是攻擊清國的南方,但這麼做對英吉利的軍隊影響很大,英吉利與歐洲的其他國家不同,他所施行的是傭兵制,英吉利本土和殖民地的軍隊大多都是僱傭兵,一旦放棄了京津一帶的陸軍,對傭兵制的衝擊太大。
清國的公爵楊猛,又是一個極為善於運用輿論攻勢的人,一旦放棄了京津一帶的陸軍,本土或許會好一些,但殖民地的軍隊很可能會因此而崩潰,英吉利受制於軍事制度,最正確的選擇風險太高,如今英吉利所期待的就是清國西北的戰亂,能調走清國京師附近的軍隊,或許此戰的勝敗,在幾個月之後還會有一個逆轉呢?
一旦清國兩線開戰,西北與京師,無論那一面出了漏洞,清軍對於英法聯軍的圍困,都將化為泡影,一旦清國調動京師附近的軍隊支援西北,那英吉利就會毫不猶豫的給予清國京師毀滅性的打擊。
若是清國一力拱衛國都,那他們在西北的兵力就不足了,從西北顛覆大清也未嘗不可,當然這樣一來,英吉利在很大程度上就要依仗沙俄的軍隊了,這樣很可能會出現英俄兩國瓜分清國的不利局面,但與戰敗相比,這樣的選擇無疑是最美好的。
僵持的戰局,因為法蘭西的提前退出,而產生了變數,這變數倒不是在清國的西北,而是在歐洲,法蘭西的退出,勢必會讓英吉利處於極為不利的境地,而且大幅增長的軍費開支,也會引起國內的不滿,但事已至此,許多事兒都沒有轉圜的餘地,只能慢慢等待了。
英吉利的花費在成倍的增加,但這些花費對於擁有澳洲與加拿大的英吉利來說,並不是不可承受的,一旦清國戰敗,這些花費將會成倍的賺回來。
京津一戰,對楊猛也不是沒有影響的,幾十萬大軍的補給,每天都是一個巨大的花費,因為戰爭的緣故,京津一帶,十幾萬畝兩天撂荒,即使一年一季,楊猛損失的糧食也在幾千萬斤上下。
幾千萬斤糧食看似不多,但這足以支撐五十萬大軍一個多月的糧草了,若是這些糧食到了民間,就是百萬人兩三個月的口糧吶!
而且大軍的耗費是持續性的,西北的戰事,短時間之內還要楊家接濟糧食,如果今年的糧食生產,遇到什麼天災,那糧食危機就要落到楊猛的頭上了,大清的人口太多,即使能從海外購糧,也不足以維持四萬萬百姓的需求,一旦出現大面積的災害,後果不堪設想吶!
消耗戰,真是打不起,望著一份份的糧食清單,楊猛也頭疼的厲害,如今只能期盼修渠工程,能保證南方的糧食產量了,若是南方的糧食完了,那楊家就要在中亞四汗國開人肉口了!(未完待續。。)
第八百三十五章 皇家科學院
與銀子和槍械相比,糧食才是最關鍵的問題,如今楊猛就期待著諾貝爾等人的返航,因為戰爭的緣故,葛仕揚和諾貝爾的行程,被大大的延誤了,但時間還算足夠,若是他們最近能趕回來的話,或許化肥這物件,第一季的糧食就能用上,一旦有了合適的用法,江南的第三季糧食,應該就能大批使用化肥了。
今年的大半年時間,楊猛決定將重心放在糧食的生產上,即使江南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能用上化肥,那增產的糧食也是極為可觀的,三兩年之內,在大清普及化肥,再加上修渠工程,糧食產量翻上幾番,應該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如今,科技和畜力才是推動糧食增產的關鍵,化肥、先進的農具、大量代替人力的牲畜,就是楊猛的著力點,只要有了足夠的糧食,這仗就能持續的打下去了。
如果糧食出了問題,楊猛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