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她簫聲一般淡遠寂寞,彷彿曠野煙樹,空谷幽蘭。
白衣女子瞧見他不過是一個少年,似乎也頗為詫異,突然看見王亦君腰間所懸斷劍,輕輕「噫」了一聲,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突然變得迷離起來,「公子這柄劍從何處得來?不知可否將此劍借我一觀麼?」「這柄劍是我從龍潭深處撿來的。」王亦君連忙將劍拔出,劍鋒倒轉,用手指捏住劍鋒,上前遞給白衣女子。未到兩丈之內,便聞到一縷淡淡的幽香,其香宛若雪山冷月,無可名狀,生平聞所未聞。
白衣女子伸出左手,月光下看來玲瓏剔透,軟玉溫香。王亦君正在心中讚歎不已,忽見那纖纖柔荑如蘭花般舒展開來,自己手中劍立時如長了翅膀般與空中緩緩飛過,徑直落到白衣女子手中。白衣女子握住,輕輕一抖手腕,劍上斑斑鐵鏽盡皆簌簌掉落。兩尺長的斷劍周身淡青,在月光下亮起一道白芒。白衣女子盯著劍鋒上的“神農”、“空桑”,怔怔看了許久,突然一顆淚珠滴了下來,落在劍鋒上,沿著劍鋒滑落到草地,「人有情,劍無鋒。這柄劍原是我族七大神器之一,想不到這兩百多年的流離輾轉,竟然是沉沒在龍潭之底。」
王亦君雖聽不明白,但也隱隱猜出此劍與白衣女子有莫大淵源,見她睹劍傷情,心中也跟著萬分的難受,「既然這把劍原是仙女姐姐的,今日就物歸原主吧。」
白衣女子微微嘆了一口氣,「這柄劍在潭底兩百年,被你得到,可見上天註定你與此劍有緣。」她左手一展,無鋒劍又平空緩緩飛回,恰好插入王亦君腰間綠竹劍鞘。「公子又是從何處聽得這首剎那芳華曲?」王亦君一楞,立即醒悟她說的乃是神農所唱的曲子,心道:“原來這首曲子叫做剎那芳華。名字倒也好聽。”當下一五一十,將自己如何在南際山頂邂逅神農,如何接受其臨終重託,如何掉入龍潭等諸般事宜,一字不漏的說與白衣女子聽。
白衣女子聽得神農百草毒發,在龍牙巖物化,花容微變,極為驚訝。她聽得神農臨終高歌剎那芳華曲時,不知為何,妙目中竟有瀅瀅淚光。王亦君自然不知,這剎那芳華曲原是四百年前的木族聖女歌思瑤亞所做,知者甚少,能奏唱者更是鳳毛麟角。兩百餘年前,木族第三十六位聖女空桑仙子與神農相愛之時,曾將此曲教與神農。其時二人為五族所迫,蓋因聖女沉於凡俗之情,大大悖於五族聖規,何況所愛之人竟是神帝。兩人逃避眾人追索,來到神農知交青帝的御苑玉屏山。在這天湖絕壁上,神農以金剛指刻下兩人合作的歌詞。三個月後,神農被迫離開空桑,在南際山頂目送佳人東去,從此天隔一方,杳無音信。正因此故,當白衣女子聽見有人也能吹奏剎那芳華曲時,極為訝異,便以簫聲合奏。
此時突然聽見天湖對岸,遠遠傳來洪亮的聲音:朝陽穀十四郎奉家父之命,前來拜見青帝!」白衣女子微微皺眉,「朝陽穀的人來了,咱們避上一避。」白衣女子衣袂飄飛,行雲流水,剎那間已經到七八丈外,帶著王亦君彎了幾彎,進了那三進的庭院,到後院裡停了下來。「他們不會進到此處。咱們就在這站上一會兒吧。」那白衣女子將他望西側的竹叢間輕輕一推,自己卻飄到東側的竹下,再不言語。
王亦君所藏身的竹叢恰好斜斜對著庭院的三進大門,可以看見門外的那半面影牆和幾株松樹。只見那黑衣少年十四郎與黑衣老者及兩個大漢從天湖邊上出現,神態恭敬的緩緩走來。十四郎等人走到庭院前,躬身而立,不敢再上前。十四郎又大聲報了幾回,庭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