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利用災變警示天子。挽救東宮危局我卻沒想著還能指向首輔萬安。這樣禍亂朝廷的奸邪之輩,如果能除去甚好。”

方應物冷靜的說:“只要金殿寶座上不換人。那麼首輔這個位置就不大可能換人,只能先打擊萬安一黨的勢力。儘可能將禍害減少而已。”

項成賢急著問道:“閒話不必多說了,我瞭然於胸,只是下面該如何去做?還是按照原先議定,讓洪兄上疏議論泰山地震麼?”

方應物認真想了想,仔細回答說:“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泰山地震的事情來進行狙擊,這不是捏造異象,是實在發生的是災變,威力自然強於那些人為異象。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時機選擇。

如果捅出去的太早,特別是如果比萬安同黨宣揚異象神蹟還早,那麼萬安同黨只要稍有腦子,肯定就此縮回去罷手不做了,最終還是起不到藉此整治萬安的作用。只能單獨為保住太子而盡一份力,其他好處是沒有了。

如果我們出手太遲,只怕泰山地震之事會被別人搶先捅出來,到那時頭功便歸於別人,我們平白喪失了最好的機遇。要知道,泰山地震之事瞞不住人,同樣也可能會被別人獲知。

故而最佳的時機,就是在萬安同黨宣揚異象神蹟之後,同時搶在別人之前,把泰山地震之事正式捅到朝堂上。”

項成賢聞言憂心忡忡,“聽你這一說,把握時機不是那麼簡單,那我們總要有個萬全之策,力保洪兄能抓住機遇。”

方應物擔心項成賢和洪松過於心急,便寬解道:“什麼萬全不萬全的?我們沒有什麼風險,無論成不成也不會有什麼損失,無非就是得到好處多少的問題而已。

常言道事在人為,如果讓別人搶了先,我們也不必為了錯失良機怨天尤人,今後機會還會有,再繼續等下次機會好了。所以你們不用緊張,以平常心應付就是。”

洪松點點頭道:“愚兄省得,本就是為國出力,盡人事聽天命而已。”(未完待續……)

PS:不拆兩章,合一章算了,今晚實在就這麼多!我得好好睡一覺了,明天早晨起來再寫!

第七百一十九章 歷史車輪

歷史車輪繼續滾滾前進,不過方應物沒多大壓力,他又不是要改變車輪滾動的方向,只是想盡可能的多賺一些好處而已。

在大大小小朝廷訊息中,有件事讓方應物很是發了一會兒呆——東廠向天子上疏,請求將東廠衙門搬到西城,然後天子竟然痛痛快快的准奏了,並將靈濟宮南邊屋舍(原西廠舊址)撥付給東廠。

無論是在應酬往來裡,還是去李東陽宅邸雅會做客,方應物沒少聽到別人議論這件事。其實這事方應物早從汪芷口中有所耳聞過,如今成真也算不上多麼令他吃驚的訊息。

但是方應物還聽門子說,自己隔壁那戶人家昨天突然匆匆忙忙的搬走了,而隔壁宅院據說早被汪芷買下了。

兩件事結合起來想,難免叫方應物產生些不良預感。難道汪太監想趁虛而入趁火打劫,在自己沒多少力量抗爭時,把外宅安置在方府旁邊麼?這也不怕被別人懷疑麼?

方應物嘆口氣,東廠從東城搬到西城,不知耗費國庫幾許。汪太監簡直就是公器私用,為了離自己近一點就如此不惜浪費國家財帑,若自己還在朝時,一定要上奏疏狠狠批評一下。

這日,方應物受到會試房師李東陽的邀請,前赴雅集。自從功成名就之後,方應物便不大喜歡參加純文人扯淡的雅集了,但現如今他成了一介布衣,便沒什麼藉口不去。

李老師作為文藝圈領袖,號稱京城土豪也是他的資本。這個“土”字是“土地”的土。李家不只是在西城建有宅邸,在城西北上風上水地方還有別墅。今天方應物要趕去的地方。

方應物到達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