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美國學生盧•安妮還學會了擀餃子皮。她們都對中國的餃子產生了興趣。

喜歡吃中國的烤鴨。每個學生到家裡來以後,我們都會安排她們吃北京烤鴨。因為北京烤鴨是名揚世界的中國傳統美食,也稱得上是一種地道的美食文化。她們都非常喜歡吃烤鴨自不必說。但她們為什麼那麼喜歡烤鴨呢?我想可能有這樣三方面的原因在裡邊:

一是北京烤鴨具有色、香、味俱全的特點,味道、口感都非常好,符合任何人的口味要求,她們當然喜歡吃;二是北京烤鴨合乎東方和西方人的飲食習慣,既可以登大雅之堂,也可進平常百姓家,其製作方法、食用方法蘊涵著情趣;三是北京烤鴨傳承了“中華老字號”,是原汁原味的北京菜,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她們都有很強的能力。這些十六、七歲的孩子都是第一次到中國來。來到了異國他鄉呈現在她們面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從而也是新奇的。她們對這裡的交通、語言、環境都還不熟悉,這無疑會讓她們的出行活動受到限制。特別是在交通方面,去某個景點怎麼走,去某家博物館乘什麼車等都是不可忽視的問題。然而,令人驚奇的是,她們在十分短暫的時間裡就把交通和周遍環境以及出行情況基本搞定了。這也是給我印象比較深的一方面。

沐沭

2008年7月21日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對美國孩子在情感培育方面的啟示 美國孩子印象 二

在與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交往中會使人感到,這些孩子都非常懂得和重視親情,十分注重情感的培養和表達。或者說她們的“情商”都比較發達。我想這與孩子的家庭教育關係密切。其中有幾件小事很值得我們尋味。

第一件小事是:每天睡覺前總要向我們道一聲“晚安”。幾個孩子有同樣的習慣,就是每天晚上關門睡覺之前,她們總要向我們道一聲“晚安”。這使得我們的心裡總是感到十分的溫馨。

第二件小事是:用完餐在離開椅子的時候,總要說一聲“謝謝”,LizzieNeedham(何莉)對我們作了“註解”並對我們講:在我們美國家庭,孩子吃完飯以後,都要對自己的媽媽說一聲“謝謝”,這是表示對母親或主人為自己做這樣可口的飯菜付出的辛苦的一種謝意。我聽了以後很有感觸,在中國好像不大注意這些。看來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和薰陶在我國的許多家庭來說是很重要的。不能否認我國對孩子的情感教育方面還差得很遠。由於孩子的“情商”不發達,致使出現的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第三件小事是:母親節為“中國媽媽”獻花。在北京奧運會開幕的前夕,母親節的頭一天晚上,Wallingforci(王婕)買回來一束百合花,一進屋,她就把鮮花遞給了她的“中國媽媽”,並且親吻了“中國媽媽”一口,她還說:“母親節快樂!”使得“中國媽媽”倍受感動,這麼多年,好像就連自己的女兒都沒有在這個時候送鮮花給自己過哦。

從以上看上去不是什麼大事的小事上看,一個人的情感培養很重要,而且對情感的培養應該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看一看我們現在許多家庭的孩子所面臨的同樣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孩子不懂得情感、缺乏愛心、沒有同情心等的情況,就不能不使我們感到對孩子的情感培育是多麼的重要。

Wallingforci(王婕)是個性格開朗、熱情活潑、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的孩子。和我們剛一見面就同我們熱情的聊天,絲毫也沒有顯出有什麼拘束。她問我們說:“你看我像不像美國人?”我們感到有些疑惑,不明白她為什麼問我們這樣的問題。也感到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就望著她。她向我們介紹說,她本是厄瓜多人,從小跟隨父母移居到了美國。她還說她原會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