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說十一娘,會不會引起徐家人的反感。不說十一娘,要是弄巧成拙了怎麼辦?可要是今天不把話說

明,又辜負了女兒的一番苦心……

她猶豫著,元娘已輕聲道:“娘,您看,十一娘怎樣?雖然雖然說年紀小,但。但端莊大方,舉止得體

……”聲音非常的虛弱。

太夫人微微一怔。

沒想到,元娘選中的是十一娘!

她就想到了那天小院裡發生的事。

難道,這十一娘也參與了其中不成?

念頭閃過,心中微微有些不快起來。

大太太見這話時女兒說出來的,知道她定是有幾分把握的。連連點頭,附和著女兒:“你說好就好。都

依你。”

元娘就問太夫人:“您,您覺得怎樣?”

太夫人沉吟道:“會不會太小了些?”

“年紀是小了些。”元娘笑得蒼白,“可年紀小也有年紀小的好處。到時候您親自帶在身邊調教兩年,

想來性子會更沉穩,做起事來也讓人更放心了。”

火石電光中,太夫人突然明白過來。

年紀小,就不能圓房……拖個幾年,諄哥長大了……

這才符合元娘一向的行事作派!

太夫人想想也好。

兄弟間相隔歲數大一些,矛盾也會小一點!

“還是元娘考慮的周詳。”太夫人笑道,“就看親家太太覺得怎樣了?”

沒有任何波折地透過了……

大太太輕輕鬆了口氣。點頭道:“十一娘是我看著長大的,是個好孩子。以後定會對諄哥好的。”

元娘聽著,眼瞼就緩緩地垂了下去。

“元娘!”大太太心中一悸,淚流滿面。

太夫人也緊張地上前幾步走到了床頭,喊了一聲“元娘”。

元娘又緩緩地張開了眼睛:“娘,我累了,想睡一會!”

“好,好,好。”大太太忙道,“你睡,你睡,我在這裡守著你。”

元娘聽著微微笑,露出了孩子似恬靜的笑容。

送走大太太,太夫人去了半月泮。

徐令宜正在做畫。

看見母親進來,他丟下畫筆迎了上去:“您有什麼事讓小丫鬟叫一聲就是了,何必自己過來。這麼老遠

的……”

“我正想走走。”太夫人說著,就由兒子攙著走到了畫案前。

雲山霧繞中,一個老樵夫戴著蓑笠盤桓獨行於羊腸小道間,孤寂落寞躍然紙上。

太夫人看了半晌,輕輕嘆了一口氣,轉身坐到了堂屋的羅漢床上。

徐令宜親自沏了一壺老君眉給太夫人。

太夫人接過茶盅喝了一口,望著堂屋外初雪般的梨花,笑道:“這花到開的長。”

“今年春天來的晚。”徐令宜坐到母親下首的太師椅上,順著母親的目光望過去,“不過,一旁的杏樹

倒結了幾個小青果。您等會要不要去看看。”

太夫人聽著來了興致,起身道:“我們去看看!”

徐令宜忙攙了母親,丫鬟婆子簇擁著去了半月泮旁的杏林。

春光下,太夫人緩緩把元孃的決定告訴了徐令宜,“……都想到一塊去了。只是不知道這小姑娘是不是

表裡如一。”

徐令宜的腳步就頓了頓。

“娘,不管她是不是表裡如一,既然元娘敢讓她來照顧諄哥,必有能拿捏住她的手段。”他望著身邊融

融春日,“你就放心吧!”

太夫人就停下了腳步。

她打量著兒子,表情十分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