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諸多富商議,簡師傅都沒有答應。怎麼現在突然想到要開繡坊?

簡師傅就指了在一旁分線的秋菊。

“原先我孑然一身,一人吃飽全家不愁。如今身邊還有秋菊,總不能讓她和我一樣四海飄零,繡到人老

眼花不能動的時候到義莊去了卻殘身吧?”

簡師傅一向是個自立自強的人。這也是為什麼她到燕京之後沒想到把簡師傅接來的原因。可開繡坊特別

是女人開繡坊,並不是件簡單的事。

她沉吟道:“師傅準備到什麼地方開?如果沒有確定下來不如就在燕京開吧?”

“我正有這個意思。”簡師傅笑道,“我不僅想在燕京開繡坊,而且還想把你也拖下水,做我們的大股

東。”

這才是簡師傅。

磊落大方。

“看樣子你早就有了主意。”十一娘支肘託臉,笑盈盈地望著簡師傅。

第355章 孝期(上)

“要說我早就想好了,也沒這樣的先見之明。”簡師傅笑道,“我也是到了燕京以後,看到濱菊幫喜鋪繡門

簾才開始仔細琢磨的。”

以簡師傅的性格,仔細琢磨了、又向自己開了口,恐怕不僅僅是有腹案,而且對開繡坊的事還有幾分

把握。

十一娘一直以來都為陪嫁的開源節流而苦惱,聞言如見一縷曙光般精神一振:“師傅,我們好好絮叨

絮叨!”

“仙綾閣以繡技見長,彩繡坊以繡料見長。原來兩家一北一南,各做各的生意,倒也相安無事。可自

從彩繡坊老坊主去世,少東家接手以後,先是把女兒嫁到了東陽江家,後又網羅了江南名家魯慶娘,開始涉

足刺誘生意。不過兩、三年功夫,江南已是彩繡坊的天下。那仙綾閣的根基在北方,雖然有些小摩擦,也沒

有生出什麼大的波瀾來。可這人心常常是不足的。彩繡坊聲譽日隆,就開始打起江南織造的主意來。你還別

說,少東家還真有幾份手腕,去年萬壽節,彩繡坊進獻了一件八寶荔枝萬字點魚的常服,皇上非常喜歡,今

年的萬壽節江南織造點了彩繡坊進獻十二件常服不說,還把一向由仙綾閣承辦的端午節補子交給了彩繡坊。

仙綾閣這才開始緊張,把他們的二當家派到了江南坐鎮,開始網羅江南有名的繡娘為仙稜閣出力。彩紡坊見

了,也開始出高價邀請那些自立門戶的繡娘加盟。”

說到這裡,簡師傅看了十一娘一眼,意味深長地道:“兩家都是財大氣粗。彩繡坊有魯慶娘,她是魯

派傳人,魯派用色富麗堂皇,鮮麗華美,進獻皇上的那件八寶荔枝萬字點魚的常服就是由她繡的,而江南其

他流派用色講究自然寫意、清雅秀逸……如果去彩繡坊,要麼改弦易轍,要麼碌碌無為淪為下乘。改弦易轍

,就意味著承認魯派為江南第一;碌碌無為,就意味著接不到好活計,拿不到好工價,生計艱難。如果去仙

綾閣,那仙綾閣早已立足北方,江南不過是其一翼,固然重要,可彩繡坊咄咄逼人,把手伸到了燕京。事到

緊要之時,誰敢保證他們就不會丟卒保車或,放棄江南的生意全力保全內務府的生意。內務府的生意畢竟是

拿帑幣的,豈是一個小小的江南能比擬的。而我們這些繡娘,生於江南,長於江南,家眷親朋全在江南,到

時候我們又怎麼面對彩繡坊的怒火。就算到時候跟著仙綾閣到北方來,家裡的親戚朋友能全跟著來嗎?到時

候不適應怎麼辦?”

簡師傅輕輕嘆了口氣。

“我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