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話交談著,覺得十分暢快,十分舒心。突然,前排一個老太太站起身來,對著窗外說了句:“不好了,起火了!”

全車乘客都一齊向視窗望去,只見不遠處一家農舍冒出黑黑的濃煙,有幾個人出出進進地搬東西,還有幾個人在奔跑著提水。一箇中年乘客說:“我們下去救火吧!”

“對,我們下去幫忙!”

“救火要緊!”

“司機,請停車吧!”

全車廂一片響應之聲。客車迅速停了下來,全體乘客無論男女老幼都下了車,爭先恐後地向冒火的農舍奔去,楊度兄弟郎舅也加入了救火隊伍。沒有人指揮,也沒有人命令,三十多個乘客迅速地排成兩支長隊,一頭連池塘,一頭連農舍,臉盆木桶在各人手中快速傳遞著,火很快熄滅了。房主帶著全家向這群陌生的救火人員連連鞠躬,說不盡的感激話。

有一個老頭從兜裡掏出一張大票子來,塞在房主的手裡,眾人紛紛效法,房主和他的妻兒手裡都捏著大大小小的票子,楊度兄弟見狀,也各人掏出一張票子來。房主一家感動得熱淚直流,司機招呼大家重新坐車趕路。

坐在座位上,望著滿車見義勇為的乘客,楊度心情很不平靜。臨時聚合,素不相識,下了車後各自東西,做了好事也沒有誰來為你傳揚,然而所有的人沒有猶豫,沒有半點顧慮,完全出於自發地賑災救難。這種團結互助的精神,是不是正是大和民族自強自立的基礎呢?他又習慣地想起了自己的祖國。倘若在自己的家鄉遇到這種事,救急救難的人當然也有,但難得的是如此全體齊心,全體自覺。眼下的中華民族與大和民族之間最大的差距,是不是就在這裡呢?楊度這樣想著想著,車已到了橫濱。

橫濱位於日本中部西邊海岸,離東京只有百來里路,是東京的外港。四十多年前,它還只是一個小漁村,因為是一個很好的港口,隨著英、美、俄等外國船隻的增多而很快地發達起來。現在的橫濱,已是一個擁有三十萬人口的大城市了。他們看到市內房屋鱗次櫛比,車輛行人熙熙攘攘,商店裡百貨充盈琳琅滿目,市面管理得有條有理井然有序,再次感受到這個蕞爾小國的不可等閒視之。依照梁啟超所畫的線路圖,略微問了問,便找到了山下町梁寓。

梁啟超聞訊,趕緊親自出來開啟庭院前的竹籬笆門,把三位遠客迎進內室。楊鈞是第一次見面,楊度介紹:“這是舍弟……”

“不用介紹了。”梁啟超豪爽地打斷了他的話,“這是楊鈞楊重子先生,只要見過你楊晳子的,誰都曉得這是你的老弟。”

“真的嗎?”楊度很快活地問,“你覺得他很像我?”

“除開臉沒有你的長,唇溝沒有你的深外,哪點都像你。”梁啟超滿含笑意地將楊鈞端詳了一番,性格內向的重子真有點不好意思了。

代懿插話:“小三子真像哥哥嗎?我平時總以為他們兄弟倆不像哩!”

“去年,我從檀香山回來。”梁啟超帶著他們進屋,邊走邊說,“正要到東京去看望你,誰知你回國準備特科考試去了。如果見到你的話,我一定會制止你去。你看那個那拉氏,她還能考得出真正的人才嗎?好端端的一個榜眼公,一句話就給弄丟了。哎,取什麼梁燕孫,當初狀元就取你楊晳子不蠻好嘛!說來說去,都是我和南海先生害了你們。”

說到這裡,梁啟超開懷大笑起來。

楊度被笑得有點臉紅了,說:“是不該去考,考沒考中,還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