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人大怒,策馬就要上前,卻被合不勒伸手攔住,望了望城頭上蕭鐵奴一眼,再看看城門佈列的兩萬多軍民,哼了一聲道:“讓你爹爹轉告折彥衝,蒙古的勇士,絕不向任何人屈膝!”

說完便引領兵馬,呼嘯北去。

直到蒙古部軍馬消失在視線之中,託普嘉等才鬆了一口氣,蕭駿傳令軍民入城,一邊派人往東向折彥衝告捷,一邊派人向西對穆沁倉皇逃走時來不及帶走的物資作第二次搜尋,甚至連同戰場上的馬屍也帶回來——此時天時尚冷,馬屍在野外一二日也沒有腐壞,可以食用。

蕭鐵奴又僵死了一天一夜,才在一個軍醫施針灸時哇的一聲,吐出一盂的穢物,然後人才漸漸清醒。

而蕭駿派往東面報捷的隊伍,則是兩支十人隊,一隊前一隊後,前隊擎著耶律鐵哥的軍旗,軍旗最重要的標誌被一個漢字完全覆蓋住,後隊則舉著耶律鐵哥的頭顱,沿途高唱漢歌,也不迴避諸部牧民,直奔折彥衝大營。烏古部的部眾望見,非但不敢攔截,反而嚇得連夜北逃。

左先鋒蒙兀爾接到捷報,趕緊精選了三千輕騎,日夜不停地直奔可敦城。這時折彥衝北征大軍與可敦城之間的障礙已經完全掃除了。( )

第三二四章 漠北金帳(上)

折彥衝的北進和蕭鐵奴的慘殺,起到的是相輔相成的作用。如果沒有折彥衝大軍從東南方向挺進威脅,敵烈部便不會放鬆圍堵,蒙古部、烏古部也不會心懷畏懼,耶律鐵哥更不會急著和蕭鐵奴決戰。而反過來,可敦城西五十里的那場大戰又打出了漢軍的威名,剛剛歸附的阿剌都馬黑等人因此而堅定了歸附的決心,而本來還有些猶豫的敵烈部也趕緊遣使表示願意投降。

折彥衝在臚朐河河畔接受敵烈六部酋長投降效忠的時候,蒙兀爾已經到達可敦城,蕭駿代父傳令,留下蒙兀爾所帶來的軍馬兩千人,增益之以可敦城內兵馬五千人,命他即日西進,攻取維州、招州。又派遣騎兵小隊向東北追蹤蒙古部,並傳檄梅里急諸部至可敦城參拜稱臣。

折彥衝聽說蕭鐵奴父子在西邊的佈置後,召諸將會議,蒲魯虎居左,任得敬居右,諸將或有建議趕緊賓士至可敦城會師者,任得敬道:“之前我們初入漠北,威信未立,所以需要找仗打,需要勝利。現在耶律鐵哥元氣大傷,阻卜部、敵烈部都已歸降,接下來的關鍵便不是勝敗,而是兵糧。我大軍十數萬,連同後勤數十萬人馬,每日所耗以百十萬計。長此以往,中樞方面只怕支撐不住。大軍往西多走一百里,軍糧耗費就要多出一成!若把十萬大軍都引到可敦城,只怕不足以擴大戰果,反而招禍。所以西進之兵,多不如少。如今敵烈、阻卜諸部新附,有心討好我們,我們正好利用這一點,命他們為前鋒殺敵立功。至於漢軍將士,則留此不。選取良址,坐收其利。”

折彥衝頷道:“端肅之言,甚合我意。”便派他率領騎兵萬人前往可敦城為援,派蒲魯虎督阻卜、敵烈往東北先取舊遼烏古敵烈都統司所在地河董城,再6續北逼,招降室韋、蒙古,主力大軍進駐臚朐河河畔的塔懶城,同時派精通地理學的軍官四出打探地形,要找一處勝地,準備為瑣南扎普立金帳受漠北諸族朝拜。

任得敬的軍隊到達可敦城時,漠北的積雪也已開始融化,在任得敬到達之前,古回鶻城攻陷的訊息就已經傳到,此刻這個地區已經聚集了大概五萬漢軍,和蕭鐵奴一道從死人堆裡爬回來將士裡,除了那些瘋掉了廢了的人外,也有幾千人緩過勁來,成為一支新鋼鐵雄師的底子。四方胡族聞風歸順者不計其數,蕭鐵奴命部將從歸順的人裡面挑選兵種子打入軍中,補充新血。

從京畿、東北出的商人,已有兩撥在蒙兀爾到達之後、任得敬到達之前進入這個地區,做起了戰後的第一筆買賣。任得敬經過土兀剌河邊時,訝異地現這麼北邊的地方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