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兒的還要庭參。徐一凡搖搖擺擺的走過來揮手笑道:“拉倒吧,裝什麼樣子呢?天天腰彎下來不氣悶?大家夥兒動起來!少川杏蓀,你們身子骨兒最弱,參啊茸的補它們幹啥!一動我包你們百病全消!”唐紹儀笑著起身做了幾個伸展動作:“大帥,現在哪裡還有心思進補!一睜開眼睛就開始犯愁,政務局牌子好立,可人到那兒湊?南洋那邊拉幾個,杏蓀老哥那裡幫幾個,可還是缺著那麼老大一堆,特別是兩江政務局稅務處,咱們這裡能湊出幾個瞭解兩江稅制規模的人?地方情形,真是一抹黑,官兒又給咱們趕走大半,現在地方政務基本就是陷入癱瘓,大帥再不幫把手。指點一下,屬下真要撂挑子了。”
這番話半真半假,一半是真的難,一半也是讓徐一凡多注意政務這頭兒一點。唐紹儀他們文官班子,一向被禁衛軍的光芒壓在地下。可是治理地方,光靠禁衛軍怎麼成!
對兩江政務,早在上海的時候兒,徐一凡就已經拿出方案。也和唐紹儀他們商量了許多次。所謂大清。根本就沒有一個可以正常運轉的政務體系,具體到地方,州縣那是權力太大,眉毛鬍子一把抓,司法,行政,文教,稅務。治安,全部歸他們管。州縣國家設定的屬官就那麼寥寥幾名,如何管得過來!也就只有靠胥吏在期間上下其手,士紳包攬把持。一項政務想推行下去,到了州縣這一塊兒就基本成了具文,完全沒有執行能力。國家地資源也就在這種沒有執行能力地州縣管理下,完全動員不起來。朝廷一年財政收入八千萬兩。走漏在這層層上下其手地過程當中,只怕數字十倍於國家地財政收入!
而這個行政體系向上走,又是分得太細,層層架床疊屋,各種機構互相牽制掣肘,這也是為了確保皇權而設計的平衡方法。州縣上面有府倒也罷了。偏偏府上頭還有一個完全沒什麼作用地道!一省當中,有藩臺,臬臺,學臺三司。還有總督巡撫,偏偏三司還不是總督巡撫的下屬,這些官兒都有權直接向皇帝奏報。互相牽制,也就是大家一塊兒不作為,不要出麻煩就是全部為政之道。更可怕的是,這些疊床架屋的官僚體系,加劇了大清這個帝國的癱瘓症狀。也讓國家動員起來地資源有了更多分肥的官僚以及機構!
更別說律法。會計,審計等等具體行政手段是多麼的不合時宜了。這種行政手段。足以保證一個小農社會的基本運轉,也足以保證皇權穩固。可現在卻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徐一凡對付這個官僚體系,也沒有其它法子,化繁就簡只能是惟一的選擇。他和底下文官班子商定了,在兩江督署設立政務局,地方司法,稅收等重要權力全部收上來。也是將就手下現代人才不多的應急辦法,等現代教育制度普及了,大量近現代人才培養出來了,再充實地方近現代的行政機構,再把這些權力放下去。反正按照大清現在基本是個農業社會地現狀,也用不著太多的管理機構和管理人才。隨著工業化發展了,行政機構再配合上,不過那都是將來的事情了。
至於空出來的那些州縣位置,讓正途出身的文官頂上去就是,當個擺設就好。反正天下候補的正途官兒一大把,給那些捐班頂了位置,正窮得當盡賣絕呢,用他們,也是給天下讀書人賣個好兒。
稅收司法這些重要權力暫時上收在省,集中派員巡迴地方執行。一則靈活有效得多,比起那層層剝皮的官僚體系,說不定集中起來地資源更多更大,擾民還更少!二則就是集中在省裡頭,也好監督一些。監督的方法也簡單,當初左宗棠在湖南用過,胡林翼在湖北用過。無非就是政務公開,財務公開。既然公開,就能生廉,既然廉潔,就能生出能力出來。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左胡二公當初用這個招數,湖北湖南兩個中等省份,特別是湖北還屢備兵災,竟然就集中起了巨大的財力物力,一舉蕩平了太平天國!可真別說國人就是天生貪汙腐化,就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