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院的遠房親戚現在混的也比石氏強,柳家就更不要說了,絕對的豪門。而石家就是那種真正的暴發戶,一朝得勢,就不知道誰是誰了。真心差遠了。
可是石氏說的話,石家人就能全聽嗎?看著母親離開的背影,石氏也無奈的嘆了口氣。
每年的六月、七月都是一年當中最熱的兩月。陳鳴登基的頭一年就跑去過廬山,第二年又去了黃山。可今年他沒有動,即使南京城裡驕陽似火,暑氣炎炎,空氣中彷彿流動著一團炙焰,讓人身上的汗水無時無刻不從每一個毛孔中滲出來,他也沒想著帶人跑到外面去避暑。
因為他的眼睛時刻在盯著上海與廣州的股市呢。
一個多月過去了,他放心了。這第一批七十家上市企業的股價就沒有不高漲的,最低的也增幅三四成,最高的遠東礦業開發公司,股價直接從最初的五元一股翻倍到了現在的十七塊多一股。因為這家公司在六月二號打了一撥好廣告,覆蓋全國各省級報刊和國家級報刊,內容只有一條這家公司在東北獲取的採礦權區域當中發現了兩座上規模的金礦,現在該公司向全國招募礦工。
然後這家礦業公司的股票價格就坐飛機一樣,直線上升。
多少人在這一波‘淘金熱’中發了大財。
這遠東礦業開發公司把北海公司的風頭都給壓制住了。後者的股價從12元漲到了25元,一個月裡翻了一番,堪稱形勢紅火到爆炸,可無奈強中更有強中手。這個由九州商會獨資經營的遠東礦產開發公司,有陳鳴在背後指點,還有意的把好訊息都壓下了半年時間,要不能博得一個開門紅,陳鳴他還算什麼穿越者?
炎炎夏日阻擋不了股民的激情。人類對金錢對財富的渴望比天空的驕陽都更加炙烈!真金白銀跟前,高溫又算什麼?
上海、廣州兩地的證券交易市場人流洶湧,摩肩接踵,真真的揮汗如雨。自從開業以後,隨著股市的暴漲爆紅,幾百人、幾千人,跟隨著股票價格的不斷上揚,證券交易所內的每日人流量也如芝麻桿一樣,節節攀高!
《上海第一財經》這份證券交易所下屬的報刊,也伴隨著股票市場的紅火,迅速在上海廣州兩地及周邊地區開啟了銷路,並且都傳到了內陸了。
兩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各有三十五股,裡頭有資本雄厚的國資重企,有效益驚人的礦山資源,有前景美妙的私人企業,以及天南地北的各大機械製造龍頭。
兩座證券交易所中除了國家證券外,不存在任何重複的股票,這是證管委秉著‘寧缺毋濫’的宗旨,從全國範圍內飛來的雪花樣的申請書中扒拉出來的。資本最低的也有三百萬華元!
現在每家股票都在上漲,區別僅是漲幅的大大小小。如果在開場時候就拿錢投進去的人,那麼到現在為止,一個個不要賺翻了。
上海的幾家銀行有一個資料在整個六月份突然的飆升了500%。那就是貴金屬兌換貨幣的額度。股市的火熱,躺著都能賺錢的激情,讓不知道多少人起出了家中藏起來的銀元銀子金塊,拿到銀行照著銀元比銀子3:2,白銀對黃金15:1,銀元對紙幣1:10,這三個彷彿永遠也不會變化的兌換比值換出了大把大把的紙鈔。
每天都不知道有多少人緊張的盯著交易所。六月份都還沒過,在證管委下屬的專門的證券報刊之外上海廣州就出現了好幾份新的股票專刊,並且發行量很不小。連不少的茶館茶樓,都讓人專門宣講股市報刊內容。而上海和廣州之間的飛剪艏速遞信函更是往來的不知道有多麼密集……
就連駐華的外國使館領事館人員,都一個個密切的關注著中國的股票市場,陳漢並沒有說不允許外國資本進入中國股票市場。只是現在不比電訊時代,東西方之間也還沒有一家跨界的銀行出現,突然間冒出一筆龐大的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