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會變革。
這裡正發生的。不僅僅是朱溫篡唐、李存勖取代朱梁、石敬瑭取代李從珂那樣的政權交替。伴隨著天策政權的進入,一種包括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甚至娛樂生活在內的全新生活方式正在迅速植入。
天策政權從佔領疏勒開始,一種借鑑了東西方的娛樂傳統就一直延續下來並越往後越是豐富精彩。變文僧的變文、說書人的故事。這是疏勒時期就已經火熱的娛樂,最出名的就是向境內民眾以及境外民眾講述安西唐軍一路東征的故事。一開始是為了宣傳的政治需要,但慢慢的居民發現這些故事的確有趣,到後來就算不是為了愛國也願意聽。
到了焉耆一帶,開始形成簡單情節的戲劇形式,到了龜茲之後又加入音樂與歌舞,即便是在軍隊中,如果是長期出征。有時候也有戲子跟隨期間,為暫時休息計程車兵表演,當然表演的都是能夠鼓舞士氣的短劇,以及能夠加強向心力的變文故事。至於唐詩的吟誦。更是成為陌刀戰斧陣的野戰傳統。
戰爭期間尚且如此,而在和平期間,各種娛樂就更加火爆了,就連最高領袖張邁,偶爾也會參與變文與戲劇的創作。《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故事。《西遊記》的故事,《封神演義》的故事,始作俑者就是張邁,他給兒女們講故事,然後被“偷聽”到的侍從流傳出來。在變文僧與說書人那裡再加變化,就成為了與安西唐軍東征記並列的三大題材。至於僧人們原來講述的佛經故事,反而成為了小眾題材。
進入涼蘭以後,故事的題材又有拓展,其中最大的變化,是糾評臺成立之後,有一些人將現實的故事加以整編,變成了當代的市井生活劇,諷刺時局,雖然其神奇激烈處不及前面四大種類,但由於與民眾的生活更加貼近,因此火爆程度便不在前面四種之下。
市井劇和市井故事出現後一度曾引起天策政權有關部門的恐慌,但張邁卻對此十分放任,甚至他自己就是這類戲劇與故事的鐵桿觀眾,經常微服觀看這類戲劇與故事,看看自己統治下的民間社會出了什麼樣的問題。有了他這個標杆,市井劇與市井故事便迅速繁榮起來,站穩了腳跟。
而在絲綢之路開通之後,來自西方的各種故事和娛樂方式更是年復一年地豐富著涼州的娛樂。現在不止有印度佛教的故事,還有天方世界的阿拉伯故事,甚至還有希臘、羅馬的神話,就是拜步經中的一些故事也被變文僧和說書人所吸納。
至於音樂方面更是無所不包,龜茲的、印度的、阿拉伯的,甚至少量的埃及腔和歐洲調,各種各樣的旋律都可能出現在涼州的市井。更不用說有時候從張元帥家中傳出來的“天籟之音”!
好吧,張邁那破嗓子唱歌真的很難聽,但他偶爾哼出來的歌曲的確是超時代的。
然後還有美食,來自阿拉伯地區的美食,來自印度地區的手抓美食,來自中原的美食,來自巴蜀的美食,來自北庭、漠北的美食……
一件一件,充斥著涼州的市井。
由於建立了深入到縣級以下的政治機構,天策大唐在戰爭期間對民間的掌控力度遠遠超過石晉、孟蜀,但在和平時期,其民間社會氛圍的寬鬆程度又恢復到盛唐時期甚至猶有過之至少宵禁在一些地方已經成了傳說,在非戰爭時期涼州幾乎就是一座不夜城。
早在秦西併入天策政權之前,由於絲綢之路的東延,各種娛樂其實已經在彼此交流滲透了絲路的西端在不斷為中原的娛樂注入新血,中原的娛樂、樂器乃至成名的樂師歌姬也有一部分在往西北趕只要是金錢所在,自然會吸引他們。
而天策政權進入秦西之後,由於提供了更加寬鬆的生活環境,各種娛樂更是大規模地湧入。至少他在渭州所經歷的市集、廟會,已比他在燕雲地區看到的漢人廟會更加熱鬧好玩。
娛樂能夠繁榮,根底在於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