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來主張諸教平等。在我中土,儒家主政,佛、道兩家為化外的正宗主流,但摩尼、景教乃至天方教,只要不觸犯國法,我大唐天子也無不盡量優容。自長安至揚州,名都大邑多有為貴教建立的‘大雲光明寺’,這是貴教大事,想必你們比我更加清楚。”
奈爾沙希和阿布勒連連點頭,道:“大唐天子,對我摩尼教徒確實恩深情厚,雖然天子崇佛,又以道教為國教,卻仍然容得我摩尼教徒自由傳播,這真是了不起的天可汗胸襟啊。反而是這西域之地,方圓萬里之地,又是我摩尼教的根源所在,光明寺卻已寥寥可數了。”說著甚是悽然,奈爾沙希又問:“當年大唐天子的恩情,我教上下無不銘記在心,只不知如今對我摩尼教徒的態度可有轉變?”
張邁道:“聖賢的教誨,天子的諭令,我等都不敢擅改的。我們這番起事,就是希望重定西域的秩序,驅除種種野蠻作風,重現我大唐包容一切、諸教平等的盛世。”
奈爾沙希顫巍巍地站了起來,指著窗外的月光,說:“願此明月為證,張特使,你可要牢記你今日的承諾啊。”
“這可不止是我個人的承諾啊。”張邁道:“這是我華夏文明千年以降的行事作風。”
他這麼說,奈爾沙希和阿布勒反而更加信服,奈爾沙希道:“張特使,若你能夠立下決心,如大唐天子在中土對待我教一般,在西域也推行這樣的德政,那便是西域數十萬摩尼教徒的再生父母,我教數十萬信眾都將擁護你。不過,老朽冒昧說一句,這怛羅斯、俱蘭城,恐非能夠久留紮根之地,張特使,你可有想過向東南發展?比如疏勒?”
張邁道:“疏勒是我大唐故土,安西四鎮之一,只是東面的道路被堵住了,過不去。再說疏勒是一座堅城,眼下又是薩圖克的地盤,要得疏勒,怕是甚難吧。”
奈爾沙希道:“疏勒自古為華夏西陲重鎮,信佛者十之四五,祆教教徒佔十之一二,我明教教徒佔十之二三,天方教徒所佔不過十之一二,但這幾年薩圖克倒行逆施,扶持天方教,壓迫我們其他諸教,人心生怨,只是刀握在他們手中,我們實是敢怒不敢言!若唐軍能舉義旗,開至疏勒,倡諸教平等之義,諸教教徒必然夾道相迎。”
李臏哈哈一笑,道:“人情最惰於改變,又怕冒險,老商主這句話可說得太過了。若說我們佔領了疏勒,頒佈政令倡導諸教平等,各教會擁護我們,這我是相信的。但要說我們軍還在城外,各教一聽說我們舉起義旗就會主動開城投奔,這話卻叫人難以相信。”
這時張邁、鄭渭、李臏三人,雖然內心的目標一致,卻各扮一個角色,張邁中立,鄭渭示之以親和,李臏卻毫不客氣地質疑了起來。
阿布勒道:“疏勒本城,我們不敢說,但我們要是獻出下疏勒呢?”
李臏心中一凜,道:“獻出下疏勒?這種話,可不能亂說!”
第六十七章 東南捷徑
疏勒既是一個城市,也是一個地區,大疏勒地區包括疏勒本城在內的十幾座城鎮,亞洲屋脊蔥嶺從南向西盤繞,在其西北形成一個葛羅嶺山口此為方圓千里之內,西域進入大中華地區唯一的通道,除此之外就都是飛鳥難越的高山。疏勒的東邊,則是世界第二大沙漠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雖然如此,由於四周都是七八千米以上的冰川,所以區內河流眾多,形成了不少的綠洲,農業也頗為發達,盛唐時光是朝廷特派的軍屯就有三萬五千畝,因此儘管這個地區是以商業繁榮而著稱,脫離農業生產的城鎮人口所佔比例甚大,但糧食卻仍然能夠保持自給自足。
對這個地區的記載,其城市名稱越往前中國味越濃,越往後則越天方化,宋朝以後的地名看起來都像是在外國了。下疏勒位於疏勒西北,是這個地區除了疏勒之外最重要的城鎮,人口約有兩三萬,光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