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住幾個,拷問之下才發現是有人偷偷從伊州方面運糧運羊要進入高昌地區去賣。
原來頡利離開高昌之前燒掉了高昌的官倉,使安西軍兩萬多人無法就食於當地,當然,頡利燒掉的只是高昌的官倉,但是局勢緊張他沒法將民間的存糧也刮個乾淨,所以張邁進城以後高昌的父老就顯得很害怕,擔心安西唐軍會藉機徵收重稅以度過難關。今年的稅早就收過了,眼看進入寒冬,高昌的家庭人人都守著糧袋要熬冬天,如果再徵一次稅,對富民來說固然會是一筆不小的損失,對貧民來說那更是奪他們餬口的人命糧!
若在疏勒,由於民心基礎好又有一套執行力強大的行政配套,張邁或可以考慮推行餘糧收集的政策,但其時安西軍初得高昌,諸部新附人心未穩,父老們相攜來懇求張邁不要加稅,結果張邁一口答應,並下令從龜茲、焉耆加緊運糧過來,正因此故,慕容歸盈才會見到高昌居民群相稱讚張邁的情景。
但兩萬人的糧草哪有那麼容易運到?加上天寒地凍,風雪飄灑,更是增加了運糧的難度。就在這個時候鄭濟到了,他知道張邁的困難以後當即獻策,認為官倉雖然燒了,但高昌民間卻應該還有餘糧,數百里轉運糧食不但困難而且中途消耗太大,還不如就在當地重金購糧,以徵稅奪取百姓糧食會導致混亂,以重金購糧卻不會有這種惡果。張邁認同了他的觀點,卻還是有一樁難處,那就是安西唐軍帶到高昌的軍資也不夠進行此事。
鄭濟於是又提出,以不公開的方式將他這次帶到高昌的所有財產都捐獻出來,“國家有困難,我們做商人的也該出一份力量。”
張邁沒有拒絕,當即啟用他為秘密募糧使,在高昌城市井開了一家米鋪,以商鋪的名義公開收購糧食。時已入冬,糧食價格本來就較秋天來得貴,而鄭濟開出來的價格又是冬天糧價的三倍,而且宣佈有多少收多少。訊息傳出轟動全城,無論百姓還是商戶,但聽說此事都打起了小算盤,許多人家貪錢圖利,在留下自家的口糧之後便將餘糧拿出來賣。
沒一天時間鄭濟就將他帶到高昌的資財花光了,於是鄭濟又向高昌的和尚借錢,而由張邁居中作保,鄭家的豪富之名高昌眾僧多有耳聞,他開出來的利息又高,加上再有張邁作保,借起錢來便源源不絕,其中更有一些富室左手賣糧,右手就將錢借給了鄭濟,張邁對此雖然有所察覺卻假裝不知。
這一來高昌地區的糧價就忽然高了起來,不但本城民間的百姓紛紛出售餘糧,更因此出現了許多糧販子到各處倒買倒賣,連帶著將周邊的糧價也抬了起來,張邁當初問諸城諸部的富豪與權勢者捐獻糧食時人人哭窮,這時在高價的引誘下,整個高昌地區的餘糧就像“無中生有”般忽然冒了出來,其中猶以蒲昌城流出的糧食最多。
不但高昌地區,就連相連的伊州地區也有些人聽到了訊息動了心,糧食的出口無論在那個時代都是較為敏感的事情,所以有一些人便驅羊運麥,走小道走私他們倒也不一定需要走到高昌去,只要運到赤亭關附近就會有糧販子以高價收購。
慕容歸盈和慕容據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各有各的感受,慕容據道:“爺爺,看來張大都護果真是愛民如子啊。寧可自己吃虧也堅守不加稅的承諾,只是他這樣買糧法,能吃得消麼?”
慕容歸盈淡淡一笑,說:“收取民心的手段罷了。至於買糧的錢,今天虧了,明天準能翻倍賺回來的。佛陀說因果迴圈報應不爽,那可不是佛門的空言。”
慕容據道:“爺爺,那麼這位張大都護是否值得信任?值得結交?”
慕容歸盈道:“他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都能信守承諾,自然是值得信任,不過能守信的人,有時候卻比反覆無常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