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耳!

西北……西北……按理說那裡不會出現什麼大的亂子的,但為什麼自己的心就這樣隱隱不安呢?

金山(阿爾泰山)是西域與漠北之間的主分割山脈,金山是西北、東南走向,綿延數千裡,透過其東南部缺口,有一條道路可以溝通漠北和西域。當初耶律阿保機進入西域走的就是這條道路,契丹為了援救回紇扼殺天策,遠侵西域走的也是這條道路,這次石拔東征漠北,同樣是走這條路。這條路,也算是絲綢之路的一條支線,也是漠北與西域之間溝通的主幹道。

橫亙數千裡的金山巍峨高聳,雖然這條道路並非唯一的,但其它的小路最後也指向這條大道。

不過這次唐軍東征,石拔並非唯一的軍隊。張邁以劣於耶律德光的兵力固守本土,利用地利優勢硬扛三國圍攻,但天策軍一直以來的戰略都不主守而主攻,天策大唐這次的戰略重點不在甘隴,而在漠北,漠北的攻勢,主力在楊易,不在石拔!

石拔雖強,不過是餌。

早在戰前,張邁就從隴右抽調了大批的軍馬進入輪臺戍守,而讓西域的精兵強將可以傾巢而出。不僅是楊易的鷹揚軍和新訓練成的孤兒軍,張邁甚至出動了龍驤鐵鎧軍。留在他身邊的龍驤軍,真正的不到一成,其他九成全部調入輪臺,給了歸楊易指揮主上對邊帥如此大的信任度,也只是在當下如此特殊的時期才會有。

進入漠北的龍驤軍一分為二,一部分交由石堅統領,但龍驤軍作戰力最強的兵將卻全都在楊易手上!

在輪臺,楊易不止統合了鷹揚軍與龍驤軍主戰力,又統合了輪臺一戰留下的精銳,組成了一支五萬人的純騎兵隊伍,外加一萬輔戰部隊,又配備了二十五萬匹戰馬,三萬匹駱駝,西域兩年來所積累的肉脯、麵餅全部清倉隨軍。

這一支軍隊的戰鬥力足以與契丹已經南下的主力部隊正面硬撼!足以擊敗尋常漠北部族二十五萬控弦之眾,在如今契丹主力南下、漠北也被抽調了過半精強人馬的情況下,按照唐軍高層的估算,只憑這一支軍隊已經足以橫掃整個漠北!定下這個大戰略之後,張邁等唯一擔心的就是契丹在漠北的主帥不肯迎戰,就算漠北沒有一支足以阻擋楊易的軍馬,但契丹人仍然可以利用漠北廣袤的縱深來換取主力部隊從中原回援的時間。

且一旦堅壁清野,戰爭便會陷入拉鋸。漢家軍馬若不能在寒冬到來之前取得決定性勝利,這一局旗便落索難堪了。

楊易的大軍在仲春時節就分批離開輪臺地域,雖是東征,卻不向東而向西北,走到金山的西北盡頭,然後調轉方向,於暮春時節到達金山北麓,這裡已是極北地域,已不在當代中國的版圖之內,若是冬天那將遍地冰雪,暮春時節卻是長草漫野,只是未免一片荒涼,連草原部落都沒有,偶爾只見如野人一般的山林採獵部落,其文明程度略等於後世的鄂倫春,自不可能對大軍造成威脅。

大軍且行動,且休整,這一路都沒有既成的路,全憑軍馬開路,前鋒兵行神速,由堪籌營負責帶路,偵騎四處,滅殺前方一切可能洩露訊息的部族,從戛斯湖(烏布蘇諾爾湖)和粘八葛湖(今吉爾吉斯湖)之間的地域穿過,然後在東行,便望見了烏山山脈(今杭愛山脈)。烏山也是西北、東南走向,長達一千五百里。

石拔的南路大軍,出金山(阿爾泰山)東南出擊,也要越過烏山,但他們是從烏山東南越過,楊易卻是從烏山西北二來,同是烏山,兩地相距遠隔千里蠻荒,根本不可能實現通訊。

楊易這一路走得無比艱難,前期準備雖然充足,但探險隊探險和六萬大軍行軍完全是兩回事。且為了儲存大軍體力,越過烏山之後已是夏天,六萬大軍不管是精銳還是輔兵,骨幹力量都參加過對河中的萬里西征,但到了這裡也不免疲憊不堪。楊易趁著天未轉冷,再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