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都會享受諸多特權。

楊弘遠就要藉此次科舉,推行高門望族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穩固楊家的根基。

至於如今各縣的望族,即便楊家如何嚴防死守,可以預見不出百年定然有豪門誕生。

如今楊家已經給了上升渠道,剩下的就是徹底掘了他們發展壯大的根基,只待此次科舉一完,自有分曉。

而當楊家在放出科舉制這個訊息後,就引起了玉州各派的關注,因為楊家每次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總會提出的措施。

就如在陽曆一百二十年佔據了陽琅縣以及半個葛琅縣後,楊家三代族長楊成照就再次發下喻令,提高原有的嫡系標準。

原有嫡系不變的情況下,後續需得是進階武人境五重才可位列嫡系,排入楊家傳承字輩,得錄金書玉冊。

而在新得的琅郡一縣半地的好處下,楊家上下並無反對意見。

楊家就是如此,持續的進取,在家族利益大漲的時候,兼顧家族發展以及既得利益者推行新的制度。

如此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沒有損害,未得利益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可不是上下擁護。

楊家的種種制度,玉州各派不是沒有研究過,也曾想過融入到自己的勢力中。

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因為改革可能對宗門以及更多的普通弟子有利。

可會損害包括自身在內的統治者的利益,如此若是強行推廣,必然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而楊家不同,楊家一來是新興勢力,楊家能有今日,可以說九成都是景昭太祖、端明宣祖兩脈的功勞,其餘族人都是受其蔭護才有今日。

如今楊家立族百年,已歷三世,族殷而民富,其嫡脈威嚴以及對家族的掌控力極強。

二來就是楊家在樹立家族新的制度時,總是在楊家進一步發展的時候,如此眾多族人跟著水漲權高自然無人言語。

所以各家雖然都知楊家諸多制度的好處,卻是實行不下去,頂多修修補補,聊勝於無。

如此玉州各派自然期待楊家的新動作,沒想到新動作是如此的大,如此楊家每年的支出可是多出三成不止。

同時也可以看出楊家的大胸襟,大氣魄,一時間玉州各派的目光都被吸引到楊家的科舉選拔上。

而就在楊家七縣半地開展村試、鎮試、縣試的時候,楊家西山之上同時開展了關於楊家子弟的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