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成功,因素有太多了,在沒有實戰之前,誰都無法下定論。所以媒體只能從劇本身上、從製作團體身上、從演員身上去挖掘看點,然後透過同期電視劇的對比,來推測電視劇的收視率成績。無奈的是,李準奕這幾次作品,的確沒有讓人斷言說“會有好收視率”的潛力在。最明顯的,就是面對“**”這個歷史劇龐然大物的“魔女的條件”,誰又能預料到如此結局呢?

可偏偏,次次笑到最後的都是李準奕,讓媒體灰頭土臉的。媒體也是需要權威的,每一次他們的預測都落空,李準奕都用讓人驚訝到合不攏嘴的好成績讓媒體顏面無光。這樣一來,讀者、觀眾們對於媒體的預測也就沒有關心了,沒有關心也就意味著沒有銷量、沒有點選率,這可是就是大問題了。

這一次,媒體們都十分想大肆渲染說,“準奕大人”時隔一年迴歸電視劇,肯定能大火。但“貝多芬病毒”居然是一個古典樂題材的電視劇,這讓媒體全部都氣得想撞牆。韓劇之中開天闢地的第一遭,以音樂——還是古典樂為主題的電視劇,能取得成功?誰敢下這個斷言,就算主角是李準奕。

之前提到電影時就有說過,韓國電影一向是導演驅動型的,演員再強大,力量也是有限的。張東健可以在“太極旗飄揚”之中創造一連串的歷史,也可以在他接下來的作品“颱風”中一敗塗地。而韓國電視劇一向卻是編劇驅動型的,一個優秀的編劇一個優秀的劇本,對於收視率是有決定性作用的。演員再出色,也抵不過十六集電視劇劇本的強大力量,再好的演員,劇本不夠好,觀眾還是會毫不猶豫地轉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Rain了,當初一部“浪漫滿屋”讓他紅遍了亞洲,立刻登頂亞洲頂級巨星,但他下一部電視劇“這該死的愛”在韓國的收視率連10%都沒有過,十分淒涼。

所以,就算李準奕接二連三創造了奇蹟,這次面對古典樂題材的“貝多芬病毒”,而且還是名氣遠遠遜於大洪氏姐妹的小洪氏姐妹的劇本,再加上,“貝多芬病毒”的競爭對手也是來勢洶洶,因此,媒體們還是不敢斷言下任何結論。導致的結果就是,這次媒體對於“貝多芬病毒”的預測基本都是中立派,模稜兩可的話大家都會說,例如雖然古典樂題材十分罕見,但相信劇本會帶給我們全新的體驗的;再比如李準奕時隔一年帶來的新劇,古典樂又能給我們什麼樣的感動,我們拭目以待云云。

對於收視率和成績做出具體預測的媒體,幾乎無限趨近於零。僅有的幾家之中,就包括了趙益煥的評論。作為李準奕御用的專訪記者,趙益煥無疑是支援李準奕的,他相信李準奕還是可以在冷門的古典樂上再創造一個奇蹟。不過趙益煥可不是盲目地支援李準奕的,不然他的評論也不會被眾多報紙轉載了,其中也包括了韓國銷量第一的“朝鮮日報”。

趙益煥客觀分析了“貝多芬病毒”這個劇本的優劣,他很明智的列出了日本“交響情人夢”這個例子。“交響情人夢”播放之前,又有誰能預料到電視劇取得如此的反響呢?古典樂對於亞洲地區來說,總體來說還是比較生僻的,包括頂級的古典樂大師、交響樂團都在歐洲。但“交響情人夢”用不一樣的視角展現出了古典樂新的魅力,所以它成功了。同理,如果“貝多芬病毒”如同電視劇的內容簡介一樣“普通人也可以享受古典樂”這樣製作出來的話,想必會引起很大共鳴的。而且,逐漸成長成為頂級演員的李準奕,會用屬於他的魅力,把古典樂帶入每個人的生活之中的。趙益煥十分相信這一點。

無疑,趙益煥的評論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但目前總體來說,大部分媒體都在打太極,都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只等待這電視劇播出以後,再做點評。

近一個月來,月火劇的競爭十分激烈,MBC的臺慶大劇“伊甸園之東”和SBS的“老千”展開了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