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一,席捲全聯盟高等學堂三年級學子的太學考試拉開了帷幕!

第二卷 卻道原是故人來 第三十一章 太學要考試

太學考試,對於苦讀了十餘年的學子們來說,意味著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的開始。太學生畢業後比非太學生找到的工作總是強上一籌,不但更體面,工錢也不在一個檔次,社會地位也更高。

太學考試的資格一直持續到二十四歲,可考可不考;到得二十四歲再沒考上,便只能自謀職業、或就讀技能學堂以求一技之長。這種學堂與除永安太學以外的其他太學一樣,屬於自費類學堂,學習一些生活類職業技能,例如廚師、各種交通工具的司機、護工等等。

乾元聯盟的歷任總執任官大多對教育都很看重,教育法規定無論男女五歲那年二月即入學,必須完成七年幼學、三年初學、三年高學共十三年學業,到得十七歲這年十月參加太學考試為圓滿。這十三年教育所需的學費、書本費以及其它雜七雜八費用,都由學堂所在地政府承擔。

這些免費學堂論教授內容可分為文才軍略類、武技軍略類、文武軍綜合類。文才類內容包含文學、歷史、琴棋書畫等科目;武技則學習拳腳功夫,只是沒有內功的修習;軍略並不僅僅指兵法謀略,還包括天文、地理、水利、建築等等課程,屬於無論學文習武都要學習的內容,但只是略為了解。

七年幼學文武軍都稍有涉獵,屬於打基礎的時間,凡幼學學堂所教內容一樣。到初學時,便要以這七年基礎為依憑,選擇合適的學堂直至高學。這些學堂並不是想進就能進的,要考較各人資質,因材入讀。

高學三年後便迎來太學考試,太學除了保持與初、高學一樣的三種型別外,還多了一種、也是唯一的一所太學,便是永安太學。它要考秘術,同時,也教授秘術——免費的二星四階以上高星段普通秘術,並且,乾元世家聯盟秘術師協會總會便設在永安太學,這就是它在眾太學中地位如此超然的原因之一。

太學,按照教學環境、師資力量、教授內容、各項軟硬體設施等等標準也按星段分為一星至六星不等,以區別一般至優秀的太學。星級高段的太學往往都是文武軍綜合太學,而有秘術作倚仗的永安太學則是唯一的六星太學。

以上所述學堂,並不包括各世家獨自設立的族學。實際上,很多家繁業茂、有實力能夠開辦一所優秀族學的家族,其子弟一般都在族學就讀,並沒有幼學初學高學之分。這種教育方式雖然不被聯盟教育法所允許,卻也沒有否定,因為各世家子弟都會去考幼學初學高學的結業證——證都拿了,事還沒辦麼?也有不少小世家子弟的家長聽聞某大世家族學頂呱呱,想方設法也會將自家孩子送了去附學。

這些大世家的族學其實已經包含了太學的教學內容——萬篪曾說起過,所以四星以下的太學他們根本不願意去考!永安太學為什麼聲譽卓著、受世家子弟的狂熱追捧,就是因為要考秘術——這樣才有可比性,因為各大世家家傳秘術不一樣,輔助類秘術雖脫不了天地自然九道的範疇,但總有不同之處。

高段秘術,是世家的禁臠,不容平民輕易染指。

對於平民來說,要學秘術,除非是二星四階以下低星段普通秘術,否則不是曾經的家傳或者遇上一位秘術師願意收徒,不要想學到。

而低星段普通秘術,也只有到當地秘術師協會去學,一要資質高——沒有法脈的學不了;二要有點錢——要交不菲的學費給秘術師協會,有些秘術要用到價格同樣嚇人的材料,再說沒錢買禮物孝敬夫子……他盡不盡心去教,真不好說;三要有時間——秘術是要從小習練的、你還得上學呢;四要吃得苦——先當一段時間專打下手的小學徒吧!

等到學會了能考個低星段的秘術師證,也進了秘術師協會,就